[发明专利]柠条种子丸粒化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6908.4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7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捍东;俞元春;李娟;肖淑燕;杨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6 | 分类号: | A01C1/06;A01N25/1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 丸粒化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丸粒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种子丸粒化的组合物配方。
背景技术
种子丸粒化是种子处理中的一种,它主要是指将某些物质包被在种子表面,以改变种子的形状、增大种子体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提高种子抗性的处理。经丸粒化处理的种子体积可以增大至几倍,称为丸化种子或种子丸。它们不仅适用于机械化精量播种,而且改善了种子的质量,并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降到了最小。
目前,飞播用丸粒化种衣剂主要是增加种子的重量,防止飞播后种子随风漂移,但仍没有解决丸粒化后破损与发芽的矛盾,同时包衣成分相对单一,不能够给飞播后的植物提供生长微环境,存在飞播后植物发芽率和成活率低等问题;同时当前的飞播用的丸粒化种子并不能有效的防止鸟害、鼠害和虫害等也是种子成活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再者,普通丸粒化的种子不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飞播条件下抵御干旱水分的胁迫。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柠条种子丸粒化的组合物配方,使其重量增加,抗逆能力增强,解决飞播位移大问题,提高播种精确度,还能提高种子活力和抗旱性。
技术方案:柠条种子丸粒化配方,由填充料和保水剂经施用粘着剂复合而成,其中保水剂为填充料质量的5%~7%,粘着剂为填充料质量的1‰~3‰,所述填充料为粘土和滑石粉的任意比例混合物,所述保水剂为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类保水剂,所述粘着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乙烯醇。
所述保水剂为填充料质量的5%,粘着剂为填充料质量的1‰~3‰,粘着剂为质量浓度为1.00%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填充料为粘土:滑石粉质量比4:1的混合物。
所述填充料还包括高岭土,其中按质量份组成为粘土20~80份,滑石粉10~60份,高岭土10~40份。
所述保水剂为填充料质量的7%,粘着剂为填充料质量的1‰~3‰,粘着剂为质量浓度为1.2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填充料为粘土:滑石粉:高岭土按质量比3:1:1的混合物。
所述保水剂为填充料质量的5%,粘着剂为填充料质量的1‰~3‰,粘着剂为质量浓度为2.00%的聚乙烯醇;填充料为粘土:滑石粉:高岭土按质量比8:1:1的混合物。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柠条种子丸粒化的组合物配方,对柠条种子进行丸粒化包衣,使其重量增加,抗逆能力增强,解决飞播位移大问题,提高播种精确度,还能提高种子活力和抗旱性。从而提高柠条种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飞播造林的发芽率以及最终成活量,对防止草场沙化退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4种丸粒化配方柠条种子的保水力测定;其中a为丸粒化配方A3C3的保水力的
测定、b为丸粒化配方B1C4的保水力的测定、c为丸粒化配方A2D3的保水力的测定、
d为丸粒化配方B1D1的保水力的测定,得出4种丸粒化柠条配方保水剂含量在7%时的
相对失水率均低于保水剂含量为0、3%、5%时的相对失水率;
图2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图3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成苗率的影响;
图4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图5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图6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抗旱指数的影响;
图7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其中a为不同含水量对
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幼苗根长的影响,b为不同含水量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幼苗
苗高的影响;
图8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幼苗鲜重的影响;
图9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图10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图11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图12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图13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幼苗SOD活性的影响;
图14为水分胁迫对不同丸化配方柠条种子幼苗POD活性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