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止巷道底鼓的连续墙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6531.2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森;颜伟;林东才;王绪友;王明辉;王浩;田涛;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4 | 分类号: | E21D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止 巷道 连续 支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护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破碎或软弱底板时用于防止巷道底鼓的连续墙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相继进入深部,巷道底鼓现象日益普遍和严重,从而严重影响了此类巷道的运输和正常使用,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巷道底鼓需要大量的维修工作,浪费人力、物力且需花费大量维修费用。目前针对巷道底鼓现象的发生常采用底角锚杆进行控制,此种方法操作过程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防护效果差,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巷道底鼓的连续墙支护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止巷道底鼓的连续墙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护方法的支护步骤如下:
a、在巷道的两帮底角,分别用切割机切割出一定长度和深度的底板加固槽;
b、取若干根长度略大于底板加固槽深度的钢管,用W钢带在每根钢管的中部将所有的钢管连接固定成一个整体;
c、将用W钢带连接固定好的若干根钢管插到切割好的底板加固槽内,钢管上部的一小段露出底板加固槽,然后及时地用混凝土充填底板加固槽,用砂浆充填钢管;
d、底板加固槽和钢管充填完毕之后,在钢管长出底板加固槽深度的那段钢管上用W钢带将所有钢管连接固定,在每一根钢管的上部用螺母和托盘将钢管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钢管和充填混凝土的底板加固槽形成一个连续的墙体,共同受力,对巷道底板形成加固,起到对底板进行防护的作用。
本发明能够使充填混凝土的钢管和破碎的一段底板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护墙体,共同受力,增强了对巷道底板的防护能力,同时简化了设备、工艺,降低了成本,使制出的连续墙支护结构具有良好的加固巷道底板的效果,防护效果好,更加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支护机构进行实施本发明时的状态参考图。
图2为图1的截面图。
图3为钢管和W钢带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中:1、W钢带;2、钢管;3、螺母;4、砂浆;5、混凝土;6、底板加固槽。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3所示,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步骤:
a、如图1所示,在巷道的两帮底角,分别用切割机切割出一定长度和深度的底板加固槽6;
b、如图1、图3所示,取若干根长度略大于底板加固槽6深度的钢管2,用W钢带1在每根钢管2的中部将所有的钢管连接固定成一个整体;
c、将用W钢带1连接固定好的若干根钢管2插到切割好的底板加固槽6内,钢管2上部的一小段露出底板加固槽6,然后及时地用混凝土5充填底板加固槽6,用砂浆4充填钢管;
d、底板加固槽6和钢管2充填完毕之后,在钢管2长出底板加固槽6深度的那段钢管上用W钢带1将所有钢管连接固定,在每一根钢管的上部用螺母3和托盘将钢管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钢管和充填混凝土的底板加固槽形成一个连续的墙体,共同受力,对巷道底板形成加固,起到对底板进行防护的作用。至此形成一个连续墙支护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载有金属的纳米石墨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氯羟磷灰石晶须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