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口服液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4101.7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苏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宏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9/08;A61P15/08;A61K35/56;A61K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 |
地址: | 546188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多囊性 卵巢 综合征 口服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口服液。
背景技术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为青少年及生殖期妇女常见病,近年来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其病理生理变化之一是胰岛素抵抗和雄激素过高,导致卵巢持续性无排卵,以及餐后高血糖、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多囊性卵巢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形式为闭经、月经稀发和功能性出血,占月经异常妇女的70%-80%,占继发性闭经的30%,占无排卵性功能性出血的85%,由于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功能障碍,缺乏周期性孕激素分泌,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单纯高雌激素刺激下,内膜持续增生易发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异常性增生,甚至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
目前针对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主要为卵巢锲形切除、腹腔镜下卵巢打孔,由于术后容易发生粘连且疗效不能持久,易复发,因此手术治疗目前已经较少使用;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避孕药、促排卵药、抗雄激素药等西药进行治疗,但是促排卵药物治疗容易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等不良反应,而抗雄激素等药物治疗疗效有限、副作用大。
目前有很多国内学者从中医药疗法的角度对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研究,证明中药不仅能有效提高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还能通过降低胰岛素水平,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状态,调节糖、脂代谢以改善患者的卵巢局部异常的内分泌状态,降低雄激素水平,使排卵功能恢复,改善生殖机能。但是现有的治疗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都不同程度存在疗效不够显著,安全性不高等缺陷,因此需要与西药配合使用,并且剂型仍以汤剂为主,服用、携带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中药口服液,该口服液疗效显著,服用、携带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中药口服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菟丝子25-30份,紫石英20-25份,生地黄15-20份,泽兰15-20份,女贞子15-20份,杜仲15-20份,五味子10-15份,白术10-15份,车前子10-15份,独活5-10份,黄芪5-10份,肉苁蓉5-10份,地龙5-10份。
优选的为:菟丝子22份,紫石英22份,生地黄18份,泽兰18份,女贞子18份,杜仲18份,五味子12份,白术12份,车前子12份,独活7份,黄芪7份,肉苁蓉7份,地龙7份。
本发明的治疗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中药口服液由以下方法制成:
(1)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混合,加入10倍重量的蒸馏水浸泡8小时后,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30分钟,第二次煎煮25分钟,第三次煎煮10分钟;
(2)合并煎液,过滤,减压浓缩至每毫升煎液相当于1克原料药;
(3)在煎液中加入适量木糖醇,灭菌、分装,即得本发明的口服液。
上述药材的性味归经如下:
菟丝子:味辛、甘,性微温;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健脾固胎的功效。主治腰痛耳鸣,阳痿遗精,消渴,不育,遗尿失禁,淋浊带下,头目昏暗,食少泄泻,胎动不安。
紫石英:味甘、辛;性温;归心、肝经。可镇心;安神;降逆气;暖子宫。
生地黄:味甘苦,性凉。归心、肝、肾经。可清热生津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泽兰:性微温,味苦、辛。归肝、膀胱经。可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
女贞子:味甘、苦,性平。归肝、肾经。可补益肝肾,清虚热,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
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安胎的功效。
五味子:温;酸、甘;归肺、心、肾经。可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车前子:甘;淡;性微寒。归肺经;肝经;肾经;膀胱经。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
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用于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宏英,未经苏宏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4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枕及药枕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实验室中的物品柜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