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遥控滚动码智能防盗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9117.9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6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林枫;程相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金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 滚动 智能 防盗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遥控滚动码智能防盗控制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固定编码是基于单向传输的安全系统,只能提供有限的保护,因为这种系统的保密性是靠提高代码的长度来实现的,而代码的长度是有限的,因而只能得到有限的代码组合,用空中捕捉和扫描跟踪的办法就很容易得到代码,这样就被非法用户擅自使用,大大降低了电动车辆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滚动码智能防盗控制器,采用滚动码技术,在传输代码之前用滚动码加密算法对原始代码进行非线性加密,从而产生高度保密的滚动码,使得每次传输的代码都是唯一的,绝不重复,既安全可靠又方便,使捕捉和扫描跟踪的手段都难以凑效。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控制器包括主机和遥控手柄,壳腔内安装线路板和蜂鸣片构成主机,壳腔内安装线路板和按键构成遥控手柄;主机共引出6根线,有天线、锁前线、接电线、锁后线、电机转动检测线和锁电机信号线,主机的线路板上各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如下:
电源模块:60V电源线接二极管D6的正极,D6的负极形成结点,1支路接网络标号V+,2支路接电阻R36的一端,R36的另一端形成结点,1支路接ZD3稳压管的负极相连;2支路与电解电容C25的正极相连,3支路与电容C26的一端相连,4支路与单片机U4三端稳压管78L05的输入脚相连;ZD3的负极接地,C25的负极接地,C26的另一端接地,U4的2脚接地,U4的输出脚形成结点,其为精基准5V,1支路与电解电容C24的正极相连,2支路与电容C23的一端相连,C24的负极接地,C23的另一端接地;
低电平锁电机信号输出模块:单片机U2的21脚接电阻R31,R3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6的基极,Q6的发射极接地,Q6的集电极接电阻R34的一端,R34的另一端接LL出线孔;
音频模块:单片机U2的19脚接电容C22的一端,C22的另一端形成结点,1支路与电阻R35相连,2支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R35的另一端接地,Q7的集电极形成结点,1支路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2支路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Q7的发射极接Q8的集电极,Q8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电阻R39,R39的另一端接网络标号V+;
复位模块:单片机U2的6脚接R52的一端,R52的另一端接3支路接5V;
音频模块:单片机U2的19脚接电容C22的一端,C22的另一端形成结点,1支路与电阻R35相连,2支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R35的另一端接地,Q6的集电极形成结点,1支路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2支路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Q7的发射极接Q8的基极,Q8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电阻R39,R39的另一端接网络标号V+,电感T1的1脚接蜂鸣片的一端相连,蜂鸣片的另一脚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感T1的2脚与电源正极相连;
程序在线烧录模块:编程端口P1的1脚接单片机U2电源脚12脚的端口,编程端口P1的2脚接单片机U2的6脚,且在6脚形成结点,1支路接电阻R52,R52的另一端接5V,编程端口P1第3脚接单片机U2的第23脚,编程端口P1的第4脚接单片机U2的22脚,编程端口P1第5脚接单片机U2的9脚,编程端口P1第6脚接单片机U2的8脚,编程端口P1的7脚接单片机U2的7脚,且形成结点,1支路接电阻R59, R59的另一端接P1的8脚,P1的8脚接单片机U2的11脚;
学习模块:单片机U2的24脚接K2,K2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金恒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金恒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9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