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构网络业务分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7585.2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7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勇;张晗;连浩;张轶凡;晏潇;翁丽娜;程宏伟;傅彬;张奇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14 | 分类号: | H04W2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业务 分流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构网络业务分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业务的井喷式增长以及用户需求业务种类的多样性变化,依靠单一制式的网络向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已经不能保证用户在吞吐量、时延等方面的所有需求。同时由于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异构网络之间的融合与协同传输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工程实践上,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异构融合将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主流趋势,2G、3G和4G网络并存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这将导致同一地理区域被多种异构子网所覆盖。
随着终端技术的演进发展,可以同时接入多个异构网络并接收和发送数据的多模终端已经逐步商用。因此在不久的未来,为了提升网络效率并保证用户的业务体验,网络运营商在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时,可能需要从多个异构网络中同时传递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分配各个异构网络之间的业务分流比例将由分流服务器中的分流算法决定,这是整个分流系统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业务传输的效率和用户的服务质量(QoS)体验。
目前已经存在的异构网络分流系统中,在理论上和工程上都有一些成果。理论研究上,业务流在网络中的传输被建模成为一般的排队论,以网络延迟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求解得出不同网络的最优分流比例。该方法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整个业务传输流程中的分流比例,通过对无线信道的抽象近似建模求得整个传输过程的最优传输解;而在工程上采用在网络中设置信息采集和反馈节点,周期性向分流服务器反馈业务传输的情况,包括时延、丢包等,供分流服务器判决当前各个异构网络的状态,进而制定合理的业务分流决策。该方法没有严格的理论依据,依靠获取的实时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和判决。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异构网络分流系统,无论是基于理论的还是基于工程实践的,都存在一些不足:基于理论研究的分流系统缺乏对实际系统的动态适应,基于工程实践的分流系统则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现有技术无法做到二者的有效结合,不能同时满足分流决策的准确性和主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网络业务分流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基于理论和基于工程实践的分流决策方法中准确性和主动性有效结合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网络业务分流方法,包括:
接收多模终端的业务请求信息;
对异构网络中的每条链路进行信息探测,周期性获取每条链路缓存区排队长信息及数据包数量;
根据周期性获取到的每条链路缓存区排队长信息及数据包数量,确定每条链路的业务分流比例;
根据所述每条链路的业务分流比例,周期性进行业务分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周期性获取到的每条链路缓存区排队长信息及数据包数量,确定每条链路的业务分流比例包括:
将每条链路排队长信息ln与链路排队长阈值L比较,确定每条链路的服务速率μn,n为异构网络中的链路数量;
根据周期性获取到的每条链路的数据包数量mn,提取每条链路处于排队长阈值L时的数据包数量mnL;
根据每条链路的服务速率μn和处于排队长阈值L时的数据包数量mnL,得到每条链路的数据包延迟Dn;
根据最小化系统延迟的原则,确定每条链路的业务分流比例。
进一步地,所述将每条链路排队长信息ln与链路排队长阈值L比较,确定每条链路的服务速率μn包括:
利用如下方法确定每条链路的服务速率μ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7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灭虫抗菌防水涂料
- 下一篇:一种复合橡胶电容器密封垫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