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阶段肉鸭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5480.3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9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燕磊;唐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阶段 配合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动物养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肉鸭的配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玉米、豆粕价格持续上涨,加之畜牧产品价格下跌,养殖利润下降,受粮食、能源、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以后像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会越来越贵,可用于饲料生产的量也只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寻找替代品是饲料业的必然之路。以前的饲料业习惯了使用豆粕为植物蛋白原料,但当其价格太高、市场已经不能接受时,企业只能选择价值更低的原料进行替代,这是必然的趋势,需要企业及养殖户改变观念。替代豆粕的品种很多,但需要添加些别的产品,并进行合理搭配,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就本身的能量而言,小麦和玉米相差不是很大,但小麦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有效磷含量较高,因此可以节省昂贵的蛋白质原料的费用和磷酸氢钙的使用量,此外小麦的粗脂肪含量较低,能很大程度改善肉胴体的品质,然而动物对玉米和小麦的能量消化率却差别很大,如代谢能(家禽)中玉米为3350千卡/千克,小麦2900~3120千卡/千克,特别是家禽对淀粉多糖的消化率只有12%。因此小麦日粮中需加入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果胶酶等非淀粉多糖酶以有效分解植物细胞壁、分解畜禽不能降解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从而降低肠道内容物黏度,加速养分吸收。如添加小麦酶,还可提高小麦代谢能(家禽在100千卡/千克左右)。
养鸭是我国畜牧生产的传统产业,也是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饲养量仅次于鸡而居第二位,特别是肉鸭,近年发展很快,鸭肉产量不断上升。肉鸭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7周龄体重可达3.0-3.5 kg),生产周期短;繁殖力强;生活力强、耐粗饲、饲料利用率高;肉质鲜美.口味独特,某些品种还具有药膳滋补作用,鸭肥肝以及羽绒价值高等优势。因此,肉鸭生产经济效益明显,市场消费前景广阔。我国系养禽大国,占世界总饲养量一半左右,近年来,我国肉鸭发展形势极佳,饲养量增长很快。因此,基于肉鸭的消化生理特点和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开展肉鸭的营养需要研究,配制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质优价廉的全价饲粮,对于集约化、科学化饲养肉鸭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用小麦以及杂粕来部分替代日粮中的玉米以及豆粕,合理有效使用小麦和各种杂粕原料,且料配比科学,制作简单,经济实惠,既能有效降饲料中玉米和豆粕使用量,同时能够维持原有生长性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型肉鸭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阶段小麦型肉鸭配合饲料,所述配合饲料包括肉用仔鸭前期配合饲料和肉用仔鸭中期配合饲料;
其中,肉用仔鸭前期配合饲料的重量份配方:玉米0-120份,小麦500-650份,46%的豆粕0-150份,面粉30-60份,美国玉米酒精糟20-80份,55%玉米蛋白粉40-60份,40%棉粕40-60份,棉籽蛋白20-30份,鸭油8-35份,水解羽毛粉5-10份,石粉10-20份,磷酸氢钙4-10份,赖氨酸9-12份,蛋氨酸0-1.5份,苏氨酸1-1.5份,耐高温福美磷0.4-0.6份,麦乐1000 1-2份,氯化胆碱0.5-1份,甜菜碱0.4-0.6份,大蒜素0.1-0.3份,食盐3-4份,禽用矿物预混料(M-P)1-3份,鸭用复合预混料(DV12H)1-2份;
其中,肉用仔鸭中期配合饲料的重量份配方:玉米0-120份,小麦500-650份,46%的豆粕0-150份,面粉30-60份,美国玉米酒精糟20-80份,55%玉米蛋白粉40-60份,40%棉粕40-60份,棉籽蛋白20-30份,鸭油8-35份,水解羽毛粉5-10份,石粉10-20份,磷酸氢钙4-10份,赖氨酸9-12份,蛋氨酸0-1.5份,苏氨酸1-1.5份,液体小麦酶0.1-0.2份,液体植酸酶0.1-0.2份,氯化胆碱0.5-1份,甜菜碱0.4-0.6份,大蒜素0.1-0.3份,食盐3-4份,禽用矿物预混料(M-P)1-3份,鸭用复合预混料(DV22H)1-1.5份。
所述饲料中还可以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5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水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管路装配与焊接的柔性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