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行业含盐腌制废水的净化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2875.8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镭;杨琦;孙佳奇;林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行业 腌制 废水 净化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行业高含盐腌制废水的净化处理工艺,实现含盐腌制废水的循环利用,属于食品行业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食品行业中,用食盐对畜禽肉产品进行腌制,使产品带有特殊风味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工艺过程。由此产生相当数量的高含盐腌制废水,含有食盐(氯化钠)和从畜禽肉中溶出的蛋白质、血液、脂肪等杂质,是一个非常难处理的食品工业废水。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含盐废水净化处理后,去除盐水中的杂质,所获得的净化后盐水可以重复利用于腌制工艺。由此大幅度地降低了食品加工厂的废水排放和后续三废处理的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畜禽肉腌制盐水中主要含有氯化钠、肉中溶出的蛋白质、血液、毛发、碎肉、碎骨、脂肪,各类小分子杂质等杂质,净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盐水中的上述杂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行业含盐腌制废水的净化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蛋白质、血脂、毛发、碎肉、碎骨和脂肪等杂质,并可大幅降低食品加工行业的含盐腌制废水排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食品行业含盐腌制废水的净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过滤去除含盐腌制废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杂质;
(2)加热促使废水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絮凝;
(3)离心分离去除絮凝物;
(4)用活性炭吸附分离去除小分子杂质;
(5)过滤去除活性炭;
其中,
优选的,步骤(1)所述含盐腌制废水中氯化钠含量大于10wt%,优选为15~25wt%。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过滤选用80~100目的滤网。
优选的,步骤(2)中,加热前,添加食品添加剂级盐酸调节pH至3.4~5.0,优选为4.5。
优选的,步骤(2)中,加热温度为95~99℃;加热的时间为5~10分钟。
优选的,步骤(3)中,选用卧式螺旋离心机、碟片式离心机或管式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所述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转速在2300~2700r/min,螺旋差转速30~70r/min;碟片式离心机的转鼓转速在3000~6000r/min;管式离心机的转鼓转速在9000~16000r/min。
优选的,步骤(4)中,添加活性炭之前,使用食品添加剂级氢氧化钠将pH调至6.8~7.2,优选为7.0。
优选的,步骤(4)中,在含盐腌制废水中加入废水总量0.5~5wt%左右的颗粒活性炭,于30~90℃温度下搅拌吸附1~6小时左右;优选的,在含盐腌制废水中加入废水总量1~3%左右的颗粒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颗粒活性炭的粒径为0.1~5mm,优选为0.5~1mm。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过滤滤孔的孔径为0.2~8微米,优选为3~8微米。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及优点在于:
在食品行业用食盐对食品原料进行腌制,以延长产品保质期,增加产品的风味是一个常用工艺。但是腌制工艺会产生大量含盐废水,这种含盐废水往往含有高浓度的氯化钠,同时还含有从食品原料中溶出的蛋白质、脂肪、肉末等杂质,这些杂质使腌制液失去继续腌制的能力,必须排放换新。由于腌制液含有高浓度氯化钠,目前常用的废水净化不能够直接处理,需要大量淡水对腌制液进行稀释,降低废液中氯化钠含量后,才能进入废水净化系统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大幅度增加了废水处理系统的工作量,并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本发明针对食品行业含盐腌制废水杂质的特性,综合采用了蛋白质加热凝絮、离心去除凝絮物,并采用活性炭吸附小分子杂质等工艺手段,能够得到可重复利用的净化后腌制液。由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与食品接触的物质,或者加入食品中的物质都必须是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许可的安全物质。本发明的特点避免了在通常净化处理过程中添加诸如凝絮剂等化学品,而是采用加热凝絮的办法。并采用食品加工助剂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去除小分子杂质,最后只需要采用微滤法去除活性炭,避免了采用超滤、纳滤方法去除小分子物质的成本较高的工艺过程。由于本发明采用的均为成熟的工艺手段,且未使用化学物质,使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价值,易于为食品加工企业接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未经上海市食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28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咖啡杯
- 下一篇:提高由多个系统共享的存储高速缓存灵活性的方法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