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宽度的辊弯成形入料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7624.0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韩飞;祁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11/22 | 分类号: | B21D11/22;B21D43/09;B21D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宽度 成形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根据上述方法实现的一种可变宽度的辊弯成形入料装置,由前入料支座-左(1)、离合器(2)、前导柱(3)、动力传递轴(4)、左进料辊组件(5)、入料机构固定端(6)、右进料辊组件(7)、入料机构滑动端(8)、前入料支座-右(9)、后入料支座-右(10)、后导柱(11)、后入料支座-左(12)组成,其特征在于,前入料支座-左(1)、前入料支座-右(9)和后入料支座-左(12)、后入料支座-右(10)前后布置,分别支撑在前导柱(3)和后导柱(11)的两端,动力传递轴(4)通过轴承固定在前入料支座-左(1)和前入料支座-右(9)上;离合器(2)安装在动力传递轴(4)的左侧,靠近前入料支座-左(1)处控制动力的输入和断开;入料机构固定端(6)安装在入料装置的左侧,并且可以通过后面的固定端连接座(51)与辊弯成形后续的固定部分连接;左进料辊组件(5)固定在入料机构固定端(6)的侧面,主要是导入板料的作用;入料机构滑动端(8)安装在入料装置的右侧,并且可以通过后面的滑动端连接座(43)与辊弯成形后续的滑动部分连接,从而可以使入料机构滑动端(8)左右滑动,实现入料装置变宽度;右进料辊组件(7)固定在入料机构滑动端(8)的侧面,主要是导入板料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可变宽度的辊弯成形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2)包括把手(13)、拉杆(14)、离合器键(15)、离合器轴承(16)、法兰盘(17)、链轮(18)、轴套(19),拉杆(14)插入到动力传递轴(4)的孔中,且可以左右滑动,把手(13)通过螺栓固定在拉杆(14)的外侧,拉杆(14)的另一侧加工出一个槽,槽的两边分别有一个销孔,离合器键(15)通过销固定在拉杆(14)的槽里,链轮(18)通过离合器轴承(16)安装在动力传递轴(4)上,左侧固定有法兰盘(17),法兰盘(17)左侧端面六等分的开有六个槽,且棱边倒圆角,离合器轴承(16)右侧通过轴套(19)挡住,当不需要动力时,将把手(13)向外拉,此时离合器键与法兰盘分离,离合器轴承(16)外圈随链轮转动,内圈不转,动力传递轴(4)也不转动;当需要动力时,将把手(13)向里推,离合器键(15)进入法兰盘(17)的槽中,链轮(18)带动法兰盘(17)转动,进而带动动力传递轴(4)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可变宽度的辊弯成形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机构固定端(6)包括前滑块-左(22)、前入料底板-左(24)、前入料盖板-左(25)、前入料钣金-左(26)、左进料辊-下(23),固定端连接板(20)、后滑块-左(51)、固定端连接座(52)、后入料底板-左(50)、后入料盖板-左(49)、后入料钣金-左(48),前滑块-左(22)与前导柱(3)配合的孔里安装有无油衬套(21),前入料底板-左(24)固定在前滑块-左(22)的上端,前入料盖板-左(25)、前入料钣金-左(26)分别安装在前入料底板-左(24)的两侧,且前入料钣金-左(26)有一部分处在前入料盖板-左(25)的槽下面,二者构成鱼嘴形的方式,方便板料喂入,左进料辊-下(23)通过键连接在动力传递轴(4)上,左进料辊轮支架(47)固定在前滑块-左(22)的侧面,由于开了长孔,所以可以调节左进料辊-上(44)与左进料辊-下(23)的间隙,左辊轴(46)固定在左进料辊轮支架(47)上,左进料辊-上(44)通过左进料辊轴承(45)安装在左辊轴(46)上,当有板料喂入时,左进料辊-下(23)随动力传递轴(4)转动从而带动板料前进,进而使左进料辊-上(44)从动,实现板料的导入;前滑块-左(22)通过固定端连接板(20)与后滑块-左(51)连接,后滑块-左(51)与后导柱(11)配合的孔里安装有无油衬套(21),后入料底板-左(50)固定在后滑块-左(51)的上端,后入料盖板-左(49)、后入料钣金-左(48)分别安装在后入料底板-左(50)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6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性眼内透镜和植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简易可拆卸式倒车提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