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油离合器自动控制进回油流量的联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6168.8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3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岳;仲伟全;王同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桂岳 |
主分类号: | F01P7/04 | 分类号: | F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2 山东省龙口市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油 离合器 自动控制 进回油 流量 联动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硅油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硅油离合器自动控制进回油流量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国、内外的硅油风扇离合器,工作时,通常是通过电磁吸力一次吸合带动弹性阀门控制进油孔的开启,以实现硅油进入工作腔,通过硅油的高粘度特性传递驱动扭矩带动风扇离合器上的风叶,对发动机工作水箱进行旋风散热降温。其存在不足:一是通过进油孔进入工作腔内的硅油达不到设定流量。二是贮油腔内的回油孔为常开状态,工作时无法控制硅油由工作腔返回贮油腔的流量大小,尤其当风扇离合器的风叶对水箱进行较高转速旋风散热降温时,通过进油孔进入工作腔内较大流量的硅油,还没充分利用其高粘度特性传递扭矩驱动风叶完成较高转速进行工作,却在风扇离合器旋转产生离心力的作用下,又通过回油孔快速返回贮油腔,使进入工作腔的硅油始终达不到设定的流量。
由于上述两点不足均因进入工作腔的硅油达不到设定流量,明显降低了驱动扭矩和风扇离合器风叶的工作转速,以及对发动机工作水温进行散热降温的工作效率。
三是所述弹性阀门形体结构复杂,与传动轴安装连接旋转配重不均衡,尤其在进行较高转速工作时动平衡差,传动轴旋转产生的振动,加快了传动部件的早期磨损毁坏。由于所述传动部件磨损毁坏后,维修厂家无法维护更换,通常是将整体的硅油风扇离合器做报废处理换新,明显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三)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油离合器自动控制进回油流量的联动装置,旨在通过控制进入工作腔的硅油达到设定流量,实现提高离合器的工作转速和对发动机工作水温进行散热降温的工作效率,以及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硅油离合器自动控制进回油流量的联动装置,它是在吸合盘的端面上至少设有两个开口通油槽;在所述开口通油槽内置有阀座;所述阀座与吸合盘端面上连有的弹簧片的一端弹性相连;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发明可以在所述吸合盘的端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开口通油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发明还可以选择所述阀座与吸合盘端面上铆接的弹簧片的一端弹性相连。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发明又可以选择所述设有连接孔的弹簧片另一端是单片状或双片连体状。
本发明采取上述结构,工作时,通过电磁线圈得电形成的电磁吸力,在同时克服吸合盘通过弹簧片与连接部件连接以及阀座与吸合盘端面通过弹簧片连接的双重弹性压力,将吸合盘和阀座同步变距离吸引拉动位移,实现吸合盘与阀座联动对进油孔开启的开口间隙逐渐变流量增大,同时所述阀座相对回油孔开启的开口间隙则在逐渐变流量地减小,通过回油孔开口间隙变化的阻尼限流,实现了自动控制进入工作腔的硅油,以不同的设定流量和其高粘度特性产生的不同驱动扭矩,带动风扇离合器上的风叶进行不同转速的无级变速。同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地提高了离合器的工作转速和对发动机工作水温进行散热降温的工作效率。
另外,本发明结构简单、形体对称,与传动部件安装连接转动配重均衡,尤其在进行较高转速工作时能确保较高地动平衡性。同现有技术相比,明显地减少了传动部件的磨损毁坏,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A向旋转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与硅油风扇离合器连接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4所示。这种硅油离合器自动控制进回油流量的联动装置,为提高与硅油风扇离合器传动部件安装连接的动平衡性,通常在吸合盘1的端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开口通油槽;在所述开口通油槽内置有阀座2;所述阀座与吸合盘1端面上铆接的弹簧片的一端铆接弹性相连;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图1-图3所示)。根据不同的安装连接要求,所述设有连接孔的弹簧片另一端可以是单片状(图1-图2所示)或双片连体状(图3所示)。当然,所述阀座2与吸合盘1端面连接弹簧片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点焊对接或螺栓连接固紧(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桂岳,未经王桂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61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门焊接工装
- 下一篇:一种电控柜的下隔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