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Mn升级钢魏氏组织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2562.4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从道;尹雨群;曾周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C22C38/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n 升级 钢魏氏 组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领域,涉及一种钢的组织控制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C-Mn升级钢魏氏组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亚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中,由高温以较快的速度冷却时,先共析的铁素体或渗碳体从奥氏体晶界上沿着奥氏体的一定晶面向晶内生长,呈针状析出。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从奥氏体晶界上生长出来的铁素体或渗碳体近似平行,呈羽毛状或三角形,其间存在着珠光体的组织,这种组织称为魏氏组织。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魏氏组织大多是铁素体魏氏组织,魏氏组织常伴随着奥氏体晶粒粗大而出现,因此,使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
随着新一代TMCP技术及装备的推广,利用新一代超快速冷却装备开展钢种低成本升级生产已成为以后发展的趋势。低成本升级生产思路是对合金元素进行减量化生产,就需要通过快速冷却细化晶粒,但这样做会很容易因冷速过快而促使魏氏组织的出现,从而带来TMCP钢板性能方面的问题。
虽然有些资料与文献对魏氏组织的成因与控制措施有所阐述,但都是基于书本理论或模拟实验得出,所以对现场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不同的钢种、不同的工艺条件下,不可能有完全可以覆盖的方法来解决钢中魏氏组织的出现。而本发明所涉及的C-Mn钢升级生产而言,其在轧钢过程中魏氏组织极易出现,需要对全过程关键参数进行控制,以期减少魏氏组织的发生,或者即使有魏氏组织出现,也避免其形态呈长与细针状,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C-Mn升级钢魏氏组织的控制方法,通过轧钢全过程的工艺参数控制,可以减少出现魏氏组织数量与形态,满足轧后钢板的性能指标要求。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C-Mn升级钢魏氏组织的控制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控制:
㈠适用的所述C-Mn升级钢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5%-0.21%,Si:≤0.50,Mn:≤1.0%,P:≤0.015%,S:≤0.010%,Als:0.010%-0.050%,N:0.002%-0.009%,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㈡适用的所述C-Mn升级钢的坯料厚度为150-220mm,适用的所述C-Mn升级钢的成品厚度为≤50mm,
㈢加热温度工艺参数控制:加热温度1170-1180℃,均热温度1150-1160℃,加热时间控制为140-180min;出炉温度控制在1130-1140℃;
㈤轧制与冷却工艺参数控制:精轧开轧温度810-930℃,保证精轧终轧温度780-800℃,精轧阶段累积压下率50-70%,开冷温度760-780℃,开冷温度在Ar3附近,是为了冷却后发生相变的间隔时间缩短;冷却速度10-15℃/s,冷却采取前4组集管强冷,前4组集管冷却强度2000-3500m3/h,后6组集管弱冷,后6组集管冷却强度1500-2500m3/h,前面强冷后面弱冷是一种既能保证性能又能降低钢板冷速,返红温度610℃-640℃。
本发明设置以上工艺参数控制的理由以及各工艺参数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加热温度对魏氏组织的影响:采取较低的加热温度。这是因为,加热温度高其奥氏体晶粒粗化趋势升高,对没有微合金化的C-Mn钢,其组织粗化趋势更严重。
精轧终轧温度对魏氏组织的影响:采取较低的精轧终轧温度并配合大的压下,这样的目的在于形成较有利的变形带,为后续的晶粒细化提供有利条件,细化的晶粒也可以一定程度抑制魏氏组织的产生。
冷却速率对魏氏组织的影响:魏氏组织对冷速有一定的敏感性,该钢出现魏氏组织较敏感的冷速在15-20℃/s,该钢由于是F+P钢,所以不宜采用过大的冷速,冷速在15℃/s以下,其魏氏组织量较少,其形态也非长而细的针状。
返红温度对魏氏组织的影响:返红温度对魏氏组织的影响也较明显,较低的返红温度有利于晶粒细化,也有利于对魏氏组织的抑制,但返红温度不能过低,要兼需转变的组织类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⑴本发明的C-Mn升级钢魏氏组织的控制方法,其工艺控制过程简单,易操作;⑵本发明针对该钢中进行了轧制全过程关键参数的控制,较好的控制了魏氏组织的数量与类型;⑶本发明实施后由于魏氏组织得到控制,其轧后的韧性与塑性有较大的提高,满足了升级生产的性能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