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冲程后期充碳式碳粉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0778.7 | 申请日: | 2013-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6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松 |
主分类号: | F02B45/02 | 分类号: | F02B45/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25254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冲程 后期 充碳式 碳粉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气内燃机,一种将碳粉与氧气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主流发动机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这两种发动机性能优越,确实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但由于柴油、汽油的来源为石油,而石油资源日渐减少,导致燃油价格上涨,使得该两种内燃机运行成本升高。同时,石油资源最终枯竭是必然事实,就目前探明的石油仅可供人类开采40年。由此可见,汽油、柴油发动机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
另一种可行的发动机,使用乙醇作为燃料。但是目前脱离石油或石油副产品来大量生产乙醇的方法仅为发酵,而发酵的转化率低、所需时间长。举个例子来说,巴西拟将其国内汽车发动机全部改为乙醇发动机,而真要这么干的话,为满足巴西汽车所需,巴西境内一半的耕地要用来种甘蔗用以发酵酒精。由此可见那是不现实的。
作为对比,王长锋先生在2008年5月提出专利申请的发明:一种汽车用碳粉发动机(专利号:200810011341)。其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供碳系统。不过该发动机存在如下缺陷:
1、因其碳粉随空气一起充入气缸,在活塞高速压缩过程中,碳粉会与活塞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粘附在活塞上。这样就使碳粉在混合气中的浓度降低了,从而降低了点火成功率。同时,由于碳粉粘附在活塞上,被点燃后放出的大部分热量会直接传给活塞,致使活塞温度过高,更容易损坏。同时由于粘附在活塞上的碳粉燃烧后只有少部分能量传给空气,致使空气加热不足,造成发动机输出力矩下降。
2、在活塞压缩碳-空混合气过程中,由于缸壁处有润滑油,致使部分碳粉粘附在缸壁上,其导致的结果与上一缺陷所述的差不多:降低了点火成功率,使发动机输出力矩下降。而且,在缸壁燃烧的碳粉会消耗掉大量的润滑油;在缸壁不燃烧的碳粉则严重阻碍活塞的往复运动。
3、点火成功率不高导致发动机输出力矩不稳定,甚至可能死火。固体粉尘的点火成功率是做不到100%的,即使成功率为99.99%,那么对于转速为1000r/min的该种发动机,平均每20每种就会出现一次点火失败。失败的点火意味着碳粉未燃烧,这些未燃烧的碳粉即使在排气冲程结束后也不会完全排出气缸,甚至可能留下大部分。这些遗留下来的碳粉可能会使下一循环的碳粉严重过量,这样的话就使碳粉浓度超出了爆炸极限范围,于是这次点火同样会失败。如此反复,发动机最终会死火。即使下一循环过程点火成功了,但由于碳粉过量会促使了反应C+CO2=2CO的发生,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它降低了气体温度,进而降低了发动机的输出力矩,或者说,使输出力矩难以控制。
4、该种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含有一氧化碳,其为有毒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使用碳作为燃料。碳为可再生资源,制碳工艺的成熟为本发明提供了优良的能源来源。
要使碳在内燃机燃烧室急剧燃烧,则要把碳制成足够小的碳粉才行。但毕竟碳粉是固体,因此不能将碳-空混合气替换掉汽-空混合气直接充入内燃机进行燃烧。
为解决碳粉发动机的各种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压缩冲程最后的时候把碳粉充入燃烧室,从而避免了碳粉与活塞的完全非弹性碰撞,避免了碳粉粘附在涂有润滑油的气缸内壁上。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一种发动机为火花塞点燃式的。碳粉经过电热式烘干器、滤网,再被抽粉机抽至发动机主体顶部以供燃烧使用。在这里,有两种充碳装置可供选择。第一种为耐高温高压喷粉装置,第二种为低压贮粉器。(在本说明书后面部分会对这两种充碳装置的工作原理作出详细说明。)燃烧室顶部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缸内碳粉是否被点燃。如果点火失败,计算机系统会控制火花塞进行多次点火,或者适当调整下一次的进碳量以防止下一循环过程碳粉过量。气缸上止点处置有一圈疏润滑油的耐高温高压物质,用以避免润滑油向燃烧室润进,从而避免了碳粉会粘附在燃烧室壁上。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二种发动机为压燃式的。碳粉经过电热式烘干器、滤网,再被抽粉机抽至发动机主体顶部以供燃烧使用。在这里,有两种充碳装置可供选择。第一种为耐高温高压喷粉装置,第二种为低压贮粉器。(在本说明书后面部分会对这两种充碳装置的工作原理作出详细说明。)气缸上止点处置有一圈疏润滑油的耐高温高压物质,用以避免润滑油向燃烧室润进,从而避免了碳粉会粘附在燃烧室壁上。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缓解石油危机。
本发明使用碳作为燃料,而碳为可再生资源,且生产周期短。大范围推广本发明后,石油资源的枯竭速度可有效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松;,未经李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7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