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喷头用墨栈双向运动对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0030.7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7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权;张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新世纪数码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2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马鹏鹞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头 用墨 双向 运动 对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墨栈运动对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喷头用墨栈双向运动对准装置。
背景技术
墨栈作为清理喷头和回收废墨的部件在写真机上是必备的,现有的墨栈都是靠小车架行进的外力推动墨栈下部支撑件,使墨栈移动并沿斜面上升,其运动过程与喷头的对准不是十分理想,容易对喷头造成破坏,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喷头用墨栈双向运动对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喷头用墨栈双向运动对准装置,包括底部的固定壳体,内部的运动壳体,安装在运动壳体上的两个墨芯,
运动壳体的两侧壁与固定壳体的两侧壁为滑动配合,运动壳体的两侧壁设有横向伸出的滑杆,在固定壳体的两侧壁板上设有爬升滑槽,滑杆位于滑槽内并能沿滑槽运动,在固定壳体的后部壁板与运动壳体之间连接有拉簧A,拉簧A对运动壳体施加向后的拉力;固定壳体底板的前部和后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垂直于底板的导板,导板的前部为平板,后部为向内的斜板;
运动壳体的底板的分别设有连通的前缺口和后缺口,前、后缺口的两侧都设有向下的立板,前、后缺口相对的立板之间安装有可滑动的横向导杆,导杆一端穿过立板支撑在所述的导板上,所述的两个墨芯的下部分别穿过前、后缺口,在两个墨芯的下部均设有墨芯座,墨芯座下均设有竖向支撑板,竖向支撑板下部固定安装在导杆上,竖向支撑板与运动壳体的立板之间设有拉簧B,拉簧B将竖向支撑板以及与其连接在一起的导杆拉向导板上;
所述的前、后缺口相对的立板之间的横向导杆均为互相平行的两个,所述的竖向支撑板的与运动壳体的立板之间设有拉簧B也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横向导杆的两侧,所述的固定壳体底部上是导板也为两个分别与两个横向导杆接触。
所述的运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拉簧挂孔,其中一个拉簧挂钩位于前部的立板的外翻耳板上,另外一个拉簧挂孔位于运动壳体底板下部固定连接的一个拉簧耳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双喷头用墨栈双向运动对准装置的墨芯在对准喷头时,先是向里水平运动,然后向上竖直运动与喷头对接上,墨芯与喷头之间没有横向的摩擦,不会对喷头造成伤害,在喷头清洗完成后,小车架退走,墨芯是先向下竖直运动,然后向外水平运动,其分离过程中墨芯与喷头之间没有横向的摩擦,因此能大幅度的延长喷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双喷头用墨栈双向运动对准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该双喷头用墨栈双向运动对准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该双喷头用墨栈双向运动对准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固定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固定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固定壳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 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的运动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运动壳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壳体、2.运动壳体、3.墨芯、4.墨芯座、5.滑杆、6.拉簧A、7.拉簧B、8.横向导杆,其中1-1.爬升滑槽、1-2.导板、2-1.外翻耳板、2-2.缺口、2-3.运动壳体的侧壁、2-4.立板、2-5. 拉簧耳板、4-1.墨芯座的竖向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16,图中一种双喷头用墨栈双向运动对准装置,包括底部的固定壳体,内部的运动壳体,安装在运动壳体上的两个墨芯,
运动壳体的两侧壁与固定壳体的两侧壁为滑动配合,运动壳体的两侧壁设有横向伸出的滑杆,在固定壳体的两侧壁板上设有爬升滑槽,滑杆位于滑槽内并能沿滑槽运动,在固定壳体的后部壁板与运动壳体之间连接有拉簧A,拉簧A对运动壳体施加向后的拉力;固定壳体底板的前部和后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垂直于底板的导板,导板的前部为平板,后部为向内的斜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新世纪数码打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新世纪数码打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门培尔型干酪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