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生产太阳能集热板的镀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6230.5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2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魏海波;龚肖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海波;龚肖南 |
主分类号: | C23C14/22 | 分类号: | C23C14/22;C23C14/5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生产 太阳能 集热板 镀膜 装置 | ||
1.一种卧式生产太阳能集热板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上片台、防尘加热室、进片区、镀膜区、出片区、下片台、抽空系统和传动机构;
所述镀膜区由多个镀膜室组成,每个镀膜室内设有多个间隔板,通过间隔板在镀膜室内形成多个镀膜腔20、通过间隔板于镀膜室内两端镀膜腔20的外侧分别形成第一排气腔171和第二排气腔172;在同一镀膜室内第一排气腔171或第二排气腔172的外侧形成隔离腔18;
所述镀膜腔20设有两个靶极24和等离子体光谱检测装置38;
所述间隔板中间设有供太阳能集热板整板芯片通过的夹缝通道;
所述镀膜腔的两个间隔板上对应靶极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水冷结构的“L”型调节挡板,并在两个“L”型调节挡板弯角处设置有进气管;两个“L”型调节挡板及进气管与镀膜室壁绝缘连接;并且两个进气管的进气口反向设置;
所述进气管管壁上与“L”型调节挡板弯角处对应侧设有多个散气孔;工作气体通过散气孔喷射到“L”型调节挡板上,经“L”型调节挡板反射后扩散到镀膜腔内。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生产太阳能集热板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加热室内设有多个加热源,所述多个加热源呈矩阵式分布,每个加热源具有独立的测温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回路,采用PID控制器来控制加热源启/停。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生产太阳能集热板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集热板整板芯片是:先将集热板或集热翼片与排管焊接,再与上、下集管焊接成待镀膜的吸热板;整板芯片规格:长度为50cm~360cm;宽度为50cm~250cm。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生产太阳能集热板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为圆形管或者异形管。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生产太阳能集热板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末端为自由调整端,可以改变散气孔与“L”型调节挡板的对应角度。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生产太阳能集热板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源采用远红外加热管。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生产太阳能集热板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集热整板芯片的膜层由内向外依次为:高反射率的金属层、金属粒子体积比较高的吸收层及金属体积比较低的吸收层、减反射层以及耐候性保护层。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生产太阳能集热板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片区设有离子源表面活化装置。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生产太阳能集热板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镀膜装置生产的膜层厚度为小于200nm,金属层厚度为15~25nm的铝或铜层,金属粒子体积比较高的和金属体积比较低的吸收层为AIN复合膜,吸收层厚度为50~100nm,减发射层为AIN,耐候性保护层为SiO2,减反射层和保护层的厚度为50~7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海波;龚肖南,未经魏海波;龚肖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62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起动稀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 下一篇:网页图片加载方法和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