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2806.0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薇;李继强;刘磊;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麟保德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8 | 代理人: | 韩建功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垃圾处置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和焚烧。无论是采用焚烧还是卫生填埋,在处置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是指超过垃圾及其所覆土层持水量和表面蒸发潜力的雨水进入填埋场地后,沥经垃圾层而产生的渗滤液。渗滤液废水中除COD、BOD、NH3-N等污染物指标严重超标外,还有卤代芳烃、重金属和病毒等污染,所以高浓度渗滤液是一种污染物指标严重超标、成分异常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将给当地的地面水、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对周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国内外的学者已做了诸多研究,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污染难以彻底去除,并可能会使出水形成二次污染。生物法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主导处理工艺,具有去除效率稳定,运营成本较低等优点,然而在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有:
a.渗滤液可生化性差,有机物浓度高。尤其随着填埋场填埋时间的延长,生化性较低,BOD/COD值小于0.1。因此这也就造成了其无法用生物方式直接处理的原因。
b.渗滤液氨氮浓度高,根据填埋场的填埋方式和垃圾成分的不同,渗滤液氨氮浓度一般从数十至几千mg/L不等,而高浓度的氨氮对生物处理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高浓度的氨氮造成渗滤液中的C/N比失调,导致传统生物脱氮难以进行。
c.渗滤液中高的重金属浓度及有毒物质,会抑制生物处理池中微生物的生长。
在脱氮处理研究中,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脱氮理论,并相应地研发了新的脱氮工艺,如亚硝化脱氮工艺(SHARON)、厌氧氨氧化工艺(ANMAMOX)、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限制自养硝化反硝化工艺(OLAND)等。新的生物脱氮工艺相对于传统脱氮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如:降低供养能耗、无需外加碳源、节省运行费用等,然而新工艺的发生需要严苛的特定条件,如较高温度,恰当溶解氧等,因此这也导致了新工艺难以在实际工程中稳定运行的原因。
膜生物反应器是当今先进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处理效果稳定,并能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水质,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仍然需要高效的预处理工艺提高渗滤液的可生化性,高速率的膜污染和短暂的膜使用寿命导致了运行成本的提高,采取的减缓膜污染的曝气措施,其高曝气能耗依然不能降低工艺的运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紧凑、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和膜组件使用寿命长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通过合理的装置设计,智能化的实时条件控制来解决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该装置中吸附池通过第一电动阀与混凝池相连,所述混凝池通过第二电动阀与沉淀池相连;所述沉淀池依次通过第一液体流量传感器和第三电动阀与亚硝化反应器相连,所述沉淀池依次通过第二液体流量传感器和第四电动阀与进水泵相连;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依次通过第三液体流量传感器和第五电动阀与进水泵相连,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与温控仪相连;所述温控仪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相连,所述进水泵通过管路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底部相连;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通过管路与回流泵相连,形成闭合回路;在好氧池中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好氧池分为曝气区和沉降区;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通过管路与好氧池的曝气区相连,所述好氧池的沉降区通过管路与膜池相连,所述膜池通过管路与流量泵相连;所述好氧池的曝气区和沉降区分别通过管路与流量泵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所述吸附池中设置第一搅拌器,所述混凝池中设置第二搅拌器;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中分别设置第三搅拌器、第一pH电极、第一溶解氧电极、第一微孔曝气管;所述好氧池的曝气区中分别设置第二pH电极、第二溶解氧电极、第二微孔曝气管;所述第一pH电极、第一溶解氧电极、第二pH电极和第二溶解氧电极分别与控制箱相连;所述膜池中设置膜组件;所述第一微孔曝气管依次通过第六电动阀和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与曝气机相连,所述第二微孔曝气管依次通过第七电动阀和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与曝气机相连,所述膜组件依次通过第八电动阀和第三气体流量传感器与曝气机相连;所述膜组件依次通过第四液体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抽吸泵相连。
所述好氧池的曝气区与沉降区的体积比为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28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备加工系统
- 下一篇: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