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涡轮增力二行程空气动力发动机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5607.7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7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超 |
主分类号: | F01B29/10 | 分类号: | F01B2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宽平***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涡轮 增力二 行程 空气 动力 发动机 总成 | ||
1.一种排气涡轮增力二行程空气动力发动机总成,其包括:高压动力空气供给系统、排气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润滑系统、启动系统、排气涡轮增力器、排气涡轮发电机总成、发电机和电子控制单元(ECU)及气缸体、气缸盖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动力空气供给系统,包括:高压储气罐组(2)通过管路(1)与外界加气装置连通,在管路(1)装有进气阀(1-1),在高压储气罐组(2)装有安全阀(1-2),压力表(1-3);通过进气总管(3)将高压储气罐组(2)与共轨蓄压器(5)连接;进气总管(3)装有节气门(4);共轨蓄压器(5)上装有压力传感器(6);进气歧管(7)将共轨蓄压器(5)与气缸盖(9)内的进气道(30)连接起来,每个进气歧管(7)上都装有电磁开关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排气凸轮(轴)(12)、排气门组(15)、气缸盖(9)及其内的排气道(11)、排气歧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曲轴驱动的机油泵、气缸体、气缸盖及在其内机械加工出来的润滑油道、机油滤清器,以保障发动机的所有摩擦表面都能够得到良好润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启动系统,包括:起动机及附属装置,起动机安装在缸体上,带动曲轴(16)的大飞轮的齿圈运转,启动发动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涡轮增力器,包括:排气涡轮增力器涡轮轴(22)、排气涡轮增力器涡轮叶轮(23)、排气涡轮增力器涡轮壳(24);排气涡轮增力器涡轮叶轮(23)固定在排气涡轮增力器涡轮轴(22)上;排气涡轮增力器涡轮轴(22)与曲轴(16)的前端用花键连接;排气涡轮增力器涡轮壳(24)用螺栓固定在发动机的正时齿轮箱盖(21)上(或者固定在车架或车身上);排气涡轮增力器接入前节排气管(14)中,具有一定能量(压力能)的排气作用在排气涡轮增力器涡轮叶轮(23)上,推动排气涡轮增力器涡轮轴(22)旋转,排气涡轮增力器涡轮轴(22)驱动曲轴(16)一同转动,增加了曲轴输出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涡轮发电机总成,其包括:排气涡轮发电机涡轮轴(25)、排气涡轮发电机涡轮叶轮(26)、排气涡轮发电机涡轮壳(27)及与排气涡轮发电机涡轮轴(25)同轴的排气涡轮发电机总成(31),排气涡轮发电机总成(31)安装在排气涡轮增力器与消音器(32)之间的后节排气管(28)上,由排气驱动发电,对电瓶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当其通过飞轮转数传感器,检测到某气缸的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即对装在同一气缸的进气歧管(7)的电磁开关阀(8)发出指令,使其打开,高压动力空气便充入该气缸;ECU依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共轨蓄压器(5)的动力空气压力传感器(6)、排气管压力传感器、飞轮转数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离合器踏板传感器和制动踏板传感器反馈的信息,经过内存逻辑对比和计算,确定电磁开关阀(8)打开的持续时间后,发出指令,关闭电磁开关阀(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机,安装在机体上,由发动机正时齿轮箱内的发电机齿轮驱动,对电瓶充电,该发电机总成装有电磁离合器,当ECU检测到电瓶充满电量时,指令电磁离合器分离,发电机不发电;或者当ECU检测到排气涡轮发电机正常发电并且向电瓶充电时,指令电磁离合器分离,发电机不发电,从而减少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轴飞轮组,在飞轮(19)前端面周沿上制有58个飞轮转速传感器信号发生孔(20),还有2个盲孔,与固定在气缸体上的飞轮转速传感头,共同组成飞轮转速传感器;在曲轴(16)前端用花键与排气涡轮增力器涡轮轴总成连接,两个花键装好经动平衡试验后应做出装配记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超,未经孙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6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芯线缆
- 下一篇:具有多等级单元的无形成电阻式随机存储器的结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