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4738.3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石芳;于海斌;张国辉;赵训志;钟读乐;曲晓龙;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88 | 分类号: | B01J23/888;B01J35/10;C10G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 加氢 脱硫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柴油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Al2O3-ZrO2-TiO2-SiO2多元氧化物复合载体为载体,采用室温络合方法配制溶解性能稳定的W-Mo-Ni-P共浸渍液,然后采用分步饱和浸渍方法在所述载体上担载活性金属组分W-Mo-Ni和助剂P;具体步骤包括:
1)载体的制备:先将大孔拟薄水铝石、硝酸氧锆、偏钛酸或纳米级二氧化钛或钛酸四正丙酯和硅溶胶混合均匀,再加入胶溶剂、助挤剂和扩孔剂,在捏合机中混捏成软块状可塑体,然后置入至挤条机中挤条成型后,再经养生、干燥和高温焙烧,得到Al2O3-ZrO2-TiO2-SiO2多元氧化物复合载体;
2)共浸液的配制:在室温下,将钴、镍、钼和钨活性金属盐、络合剂及助剂加入溶剂中,均匀搅拌下溶解,得到稳定的W-Mo-Ni-Co-P浸渍液,定容后放置备用;其中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或氨水溶液;
3)催化剂的制备:将所述共浸液分为等体积的两份,分两步浸渍以使各活性组分在载体上均匀分散:将步骤1)中制得的载体置于第一份共浸液中浸渍2-7小时,浸渍后干燥、焙烧,待焙烧后的产物冷却至室温,再置于第二份共浸液中浸渍2-7小时,浸渍后再经过干燥、焙烧,得到所需催化剂;
所述各金属活性组分及助剂以催化剂为基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以氧化物计,以氧化物计,氧化钴1~6wt%;氧化镍1~15wt%,氧化钼2~12wt%,氧化钨12~35wt%,助剂五氧化二磷1.5~5wt%;所述Al2O3-ZrO2-TiO2-SiO2多元氧化物复合载体中各组分在载体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氧化钛占2~15wt%,氧化硅占2~20wt%,氧化锆占5~15wt%;余量为氧化铝;催化剂的孔容≮0.2mL/g,比表面积为≮140m2/g,机械强度≮15N/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胶溶剂为硝酸溶液;所述的助挤剂选自田菁粉、甲基纤维素、淀粉和聚乙烯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扩孔剂选自柠檬酸、草酸、马来酸、苹果酸和聚乙二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载体的干燥条件为80~200℃下干燥2~15h,焙烧条件为在550~650℃下焙烧1~8h;
步骤2)中所述络合剂为乙二醇、乙二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氨基三乙酸以及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剂以磷酸的形式引入;
步骤3)中,经第一步浸渍后的,所述干燥温度为80~150℃,干燥时间为2~12h,焙烧温度可为350~480℃,焙烧时间为1~8h;经第二步浸渍后的催化剂,干燥温度可为80~150℃,干燥时间为2~12h,焙烧温度可为420~550℃,焙烧时间为1~8h。
3.一种柴油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Al2O3-ZrO2-TiO2-SiO2多元氧化物复合载体为载体,载体上担载镍、钴、钼和钨活性金属组分和助剂P,各组分以催化剂为基准的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以氧化物计,氧化钴1~6wt%;氧化镍1~15wt%,氧化钼2~12wt%,氧化钨12~35wt%,助剂五氧化二磷1.5~5wt%;Al2O3-ZrO2-TiO2-SiO2多元氧化物复合载体中各组分在载体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氧化钛占2~15wt%,氧化硅占2~20wt%,氧化锆占5~15wt%;余量为氧化铝;催化剂的孔容≮0.2mL/g,比表面积为≮140m2/g,机械强度≮15N/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金属活性组分的组成及含量:以氧化物占催化剂总重计,氧化钴1~4wt%;氧化镍3~10wt%,氧化钼5~12wt%,氧化钨18~30w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叶草形、四叶草形或蝶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47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粉碎机的旋转主轴
- 下一篇:一种贴标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