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副轨的空中悬挂轨道列车交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24203.6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0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戴长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长虹 |
主分类号: | B61B3/00 | 分类号: | B61B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空中 悬挂 轨道 列车 交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副轨的空中悬挂轨道列车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致使城市的交通情况越来越恶化,堵车现象日益严重,不但不利于居民的快速出行,而且造成大量的时间和能源消耗、空气和噪音污染以及交通事故;城市道路的拥堵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手段。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道主要是地铁和轻轨,其主要缺点是造价昂贵、每公里造价约几亿人民币,工程浩大、地上和地下均需施工,建设周期长、一条线通常需要3~5年的时间,施工时对环境影响大、影响现有的交通和环境。
现有的轨道交通所用的轨道是直线轨道,在温度的变化时轨道会发生伸缩,当采用伸缩缝时,容易产生噪音和磨损,当采用无缝长轨时,安装复杂、成本高,极端天气时存在事故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交通系统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副轨的空中悬挂轨道列车交通系统,这种具有副轨的空中悬挂轨道列车交通系统可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上方的空间,不需征用土地,而且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建设速度快,客运量大,安全系数高,可以实现立体交通,大大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降低出行成本,从而有效解决城市交通的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造价低廉、建设周期短、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的具有副轨的空中悬挂轨道列车交通系统,其包括车站、支柱、轨道、轨道箱、副轨、列车、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其特征在于:轨道安装在轨道箱内,轨道箱依靠支柱架设在相邻两车站之间的空中,副轨安装在支柱上、位于列车的一侧,轨道和副轨是呈波浪状的曲线轨道,轨道和副轨是中间无接缝连续轨道,支柱与轨道箱和副轨之间采用滑动连接,列车悬挂在轨道下方、依靠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沿轨道和副轨行走,利用在轨道和副轨的高点和低点之间存在的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使列车发生速度上的变化,便于启动和制动,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的。
其中,所述空中轨道系统可以架设在现有道路的上方,如道路中间或道路两边,也可以架设在没有道路的空间中。
其中,所述车站串联在轨道线上,可以单独架设在空中,也可以设在建筑物内;
进一步,所述车站有楼梯或电梯,所述电梯包括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
其中,所述支柱通过打桩、钻孔安装预埋件或挖坑预制基座等方式安装在轨道的沿线下方。
其中,所述车站和支柱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其中,所述车站和支柱为现场制作或工厂化生产,优选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
其中,所述支柱与所述轨道箱之间为滑动连接,即所述轨道箱在径向上固定、在轴向上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滑动。
其中,所述轨道在系统中起主要作用,承担列车的重量和运行等;所述副轨在轨道系统中起辅助作用,承担列车的导向、定位和防护等。
其中,所述轨道有一条或两条,安装在轨道箱内。
其中,所述轨道和副轨优选采用型钢制成,如现有的轻型或超轻型钢轨、钢管、角钢、槽钢或钢丝绳等。
其中,所述轨道箱采用型钢制成,如钢板、角钢、槽钢等。
其中,所述轨道和副轨的材质不限,优选轨道钢、耐候钢、不锈钢等。
其中,所述轨道和副轨可以是一种形状或材料,也可以是数种形状或材料。
其中,所述轨道和副轨呈波浪状,所述波浪可以是单一的波浪线,也可以是复合的波浪线,如大波浪线段中有小波浪。
其中,所述轨道和副轨从高点到低点的高度差优选为1-6米,进一步优选为2-4米,高度差越大越有利于减小列车的动力和能耗、减小运行成本和噪音,但会增加车站和立柱的高度、增加建设投资。
其中,所述车站可以位于曲线轨道两个相邻的波峰上,即两个相邻的车站之间只有一个波谷,也可以位于两个不相邻的波峰上,即两个相邻的车站之间有数个波谷。
其中,所述列车可以采用电动机驱动,也可以采用内燃机驱动,优选采用电力驱动。
进一步,所述列车可以采用直流电驱动,也可以采用交流电驱动,优选采用直流电驱动。
其中,所述列车可以采用无人驾驶,也可以采用有人驾驶,优选采用无人自动驾驶。
其中,所述列车可以采用现有的车辆制造技术,优选采用超轻型车辆的制造技术。
其中,所述列车可以采用单车运行或编组运行,优选采用单车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长虹;,未经戴长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4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阻碍防掉绳装置
- 下一篇:解决北京交通拥堵及轨道设计更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