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翘绿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6964.7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3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胜;曹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徽煌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宁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翘 绿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具体涉及一种以连翘叶为原料制备连翘绿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制茶、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
连翘,又名黄金条,每年早春时节开放着金色的小黄花,花落后开始吐嫩绿芽。连翘叶中含有连翘甙、连翘酯甙、卢丁和各种氨基酸,所以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抗菌利尿的作用。将连翘嫩绿芽经过配料加工、泡制成茶,不仅可以丰富茶的种类,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既能保证茶的品质,又科学的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连翘绿茶的制备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2422954B),工艺过程分初次凉青、初次摇青、二次凉青、杀青、揉捻、包揉、烘焙提香和包装,工艺过程较为繁琐,持续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茶提香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以上目的制备连翘绿茶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凉青:将在花后一个月内采摘的新鲜的连翘叶,均匀平铺在凉青筛或凉青架上,摊叶厚度为5~30mm,摊放时间为8~10h,芽萎软、色泽暗绿、略显清香为适度;
(2)摇青:将凉青后的连翘叶置于摇青机内,摇青1次;
(3)杀青:将摇青连翘叶置于杀青机内,杀青温度在180~230℃,杀青时间5~8min,自然摊凉4~6min;
(4)揉捻:将经杀青后连翘叶降温至60-75℃,置于揉捻机内,揉捻成条索状;
(5)包揉:将揉捻后的连翘叶置于包揉机中,反复包揉4-6次;
(6)烘焙提香:将包揉后的连翘叶置于旋转烘焙提香机内,在80-120℃,烘焙1-2小时;
(7)包装:将烘焙后的连翘叶进行分级,采用风选去掉碎末,然后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连翘叶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由于连翘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依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连翘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抗菌利尿,健胃增食的功效,同时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属于老幼皆宜的纯天然茶品,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和市场价值。
(2)本发明较少了凉青的次数,通过提高杀青和提香温度,较少所需时间,提高了制备连翘绿茶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连翘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凉青:将在花后一个月内采摘的新鲜的连翘叶,均匀平铺在凉青筛或凉青架上,摊叶厚度为5mm,摊放时间为8h,芽萎软、色泽暗绿、略显清香为适度;
(2)摇青:将凉青后的连翘叶置于摇青机内,摇青1次;
(3)杀青:将摇青连翘叶置于杀青机内,杀青温度在180℃,杀青时间8min,自然摊凉4min;
(4)揉捻:将经杀青后连翘叶降温至60℃,置于揉捻机内,揉捻成条索状;
(5)包揉:将揉捻后的连翘叶置于包揉机中,反复包揉4次;
(6)烘焙提香:将包揉后的连翘叶置于旋转烘焙提香机内,在80℃,烘焙2小时;
(7)包装:将烘焙后的连翘叶进行分级,采用风选去掉碎末,然后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翘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凉青:将在花后一个月内采摘的新鲜的连翘叶,均匀平铺在凉青筛或凉青架上,摊叶厚度为30mm,摊放时间为10h,芽萎软、色泽暗绿、略显清香为适度;
(2)摇青:将凉青后的连翘叶置于摇青机内,摇青1次;
(3)杀青:将摇青连翘叶置于杀青机内,杀青温度在230℃,杀青时间5min,自然摊凉6min;
(4)揉捻:将经杀青后连翘叶降温至75℃,置于揉捻机内,揉捻成条索状;
(5)包揉:将揉捻后的连翘叶置于包揉机中,反复包揉6次;
(6)烘焙提香:将包揉后的连翘叶置于旋转烘焙提香机内,在120℃,烘焙1小时;
(7)包装:将烘焙后的连翘叶进行分级,采用风选去掉碎末,然后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翘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凉青:将在花后一个月内采摘的新鲜的连翘叶,均匀平铺在凉青筛或凉青架上,摊叶厚度为20mm,摊放时间为9h,芽萎软、色泽暗绿、略显清香为适度;
(2)摇青:将凉青后的连翘叶置于摇青机内,摇青1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徽煌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徽煌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6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