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引导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12297.5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梁正奎;朴惠仁;罗珍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5/04;F21V5/02;F21W101/1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7月1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083717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合并于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引导灯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能够在操作转向信号引导灯或后移引导灯时将来自一个光源的光分成多道光从而在路面上形成图案化图像的车用引导灯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车辆上设置的引导灯主要分类为转向信号引导灯和后移引导灯,其中转向信号引导灯由驾驶员通过多功能开关的操作来运行,以在驾驶时向其他车辆告知交叉路上车辆的变道或前进方向,而后移引导灯用来在驾驶员操作变速杆至倒档(R)时照亮车辆的后部,并且还向邻近车辆或在其后方行驶的其他车辆告知反向移动的意图。
然而,根据常规技术的引导灯,来自光源的光通过透镜简单地照亮外部,并且当在后方移动的车辆处于盲区中时(在盲区中时在向前移动的车辆的侧面或后方行驶的车辆驾驶员无法看见向前移动的车辆的引导灯),驾驶员无法识别引导灯是否在运行,在更严重的情况下,驾驶员无法识别出向前移动车辆的变道或向相反方向改变的意图,由此导致事故。
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的理解,并且不应视为对该信息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涉及提供车用引导灯装置,其中当驾驶员操作车辆的引导灯时,从光源发射的光分成多道光,从而在车辆前进的方向上在路面上形成预定的图案化图像,并因此向在该车辆的侧面或后方驾驶的其他车辆的驾驶员明确地提供前进方向,由此改善安全性并降低事故风险。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车用引导灯装置可以包含光源、布置在光源的前方并将从光源发射的光分成多道光的分光透镜、以及布置在分光透镜的前方并且在路面上形成预定图案化图像的前聚光透镜。
车用引导灯装置还可以包含布置在光源与分光透镜之间以聚集来自光源的光从而改善光效率的后聚光透镜。
车用引导灯装置还可以包含灯壳,在其中依次固定有光源、后聚光透镜、分光透镜和前聚光透镜。
前聚光透镜和后聚光透镜是凸透镜。
分光透镜是棱镜。
分光透镜可以包含面向光源的入射面、与入射面平行地形成在入射面的前方并且可以具有小于入射面的截面面积的前平面、以及分别连接入射面与前平面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分光透镜形成有截面面积从入射面到前平面逐渐减小的楔形的截面形状。
分光透镜的前平面以及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当于面向前聚光透镜的光发射面。
来自光源的光通过前平面以及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分成三道光,从而在路面上照亮。
灯壳固定于车身并朝向车辆的前、后或侧面,并且光源、后聚光透镜、分光透镜和前聚光透镜固定于灯壳并且以预定角度向路面倾斜,以使来自光源的光分成多道光并接着在车辆前进的方向上在路面上照亮。
将设置有光源、后聚光透镜、分光透镜和前聚光透镜的灯壳固定于车身并朝向车辆的前、后或侧面,以使来自光源的光分成多道光并接着在车辆前进的方向上在路面上照亮。
应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他类似术语包括通常的机动车,例如,包括多功能运动车(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务车的客车,包括各种船只和船舶的水运工具,飞行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电动车、插入式混合电动车、氢动力车和其它代用燃料车(例如,来源于石油以外的资源的燃料)。如本文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是具有两种或多种动力源的车辆,例如,具有汽油动力和电动力的车辆。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将从包括在本文的附图和以下详细描述中清晰得到或在附图和以下详细描述中详细列出的其他特征和优点,附图和以下详细描述共同用来解释本发明的某些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用引导灯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取得的截面图,以及使用分成多道光的光源的照明在路面上形成的图案化图像的图片。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来自光源的光通过分光透镜分成三道光以在路面上照亮的状态的视图。
图4A、4B和4C是示出三道分开光束的照明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2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