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水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5952.4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8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祥;段杰辉;王志远;韩向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9/04 | 分类号: | F04D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温珊姗;沈林华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水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水泵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离心泵和蜗壳式混流泵而言,叶轮常位于水面之上,因此运行前必须进行充水。解决该问题的传统办法主要有采用自吸泵自吸、使用真空罐吊水、设置底阀进行人工灌水、运用真空泵抽真空等。以上方法中除真空泵吊水外,其它方法对水泵运行效率都有较大影响,不利于水泵的经济运行,一般只在小型水泵中应用。真空泵抽真空法虽然不影响水泵运行效率,但需另行设置真空泵,存在操作繁琐、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水力损失小的具有自吸功能的水泵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水泵装置,包括水泵1、真空发生装置2、汽水分离器3、回水装置4、输气管5、进水管6和出水管7相连成一个整体。
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2包括管道8和进水控制阀9,所述的进水控制阀9一端与进水管6相接,另一端与管道8相接,管道8的另一端与水泵1进口相接,管道8上设有接口分别与回水装置4和输气管5相接。
所述的汽水分离器3包括进口段10、出口段11、主体段12及回水口13,主体段12的过水断面面积分别大于进口段10、出口段11的过水断面面积。回水口13位于主体段12靠进口段10一端。汽水分离器3的进口段10安装于水泵1出口,汽水分离器3的出口段11与出水管7相连,回水口13与回水装置4相连。
所述的回水装置4包括回水控制阀14以及回水管15,回水管15的一端与汽水分离器3的回水口13相接,另一端与真空发生装置2的管道8相接于第一接口。
所述的输气管5的一端与进水管6的上部相接,输气管5的另一端与真空发生装置2的管道8相接于第二接口,第二接口位于第一接口与水泵1进口之间。
本发明具有自吸功能的水泵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成本低;
2、水力损失小,自吸效果好,所用时间短;
3、操作简便,水泵停机后,具有自吸功能的水泵装置内留有存水,下次开机不用再次灌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自吸功能的水泵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标记为,水泵1、真空发生装置2、汽水分离器3、回水装置4、输气管5、进水管6、出水管7、管道8、进水控制阀9、进口段10、出口段11、主体段12及回水口13、回水控制阀14以及回水管15。
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水泵装置,包括水泵1、与水泵1进口相连的真空发生装置2、与水泵1出口相连的汽水分离器3,以及与真空发生装置2相连的进水管6和与汽水分离器3相连的出水管7,该装置还包括一个连接真空发生装置2和汽水分离器3的回水装置4。
真空发生装置2包括管道8和进水控制阀9,进水控制阀9一端与进水管6相接,另一端通过管道8与水泵1进口相连。管道8上设有接口分别与回水装置4和输气管5相接。
汽水分离器3包括进口段10、出口段11、主体段12及回水口13,主体段12的过水断面面积分别大于进口段10、出口段11的过水断面面积。回水口13位于主体段12靠进口段10一端。汽水分离器3安装于水泵1出口,汽水分离器3的出口段11与出水管7相连,回水口13与回水装置4相连。
回水装置4包括回水控制阀14以及回水管15,回水管15的一端与汽水分离器3的回水口13相接,另一端与真空发生装置2的管道8相接于第一接口。输气管5的一端与进水管6的上部相接,另一端与真空发生装置2的管道8相接于第二接口,第二接口位于第一接口与水泵1进口之间。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次运行时,首先对本发明进行灌水至汽水分离器3一半以上高度,然后关闭进水控制阀9,打开回水控制阀14,启动水泵,装置开始自吸。待到自吸完成后,打开进水控制阀9,关闭回水控制阀14,水泵开始正常运行。在工作过程中,若进水管内有气,水泵通过输气管5随时把气排出,进水管6上部不会积气。水泵停机前,打开回水控制阀14,关闭进水控制阀9,水泵停机。停机后,水泵装置内将留有存水,下次开机前不用灌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59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自吸水泵装置
- 下一篇:飞轮电池补充能量的自动离合弹力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