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话式对讲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5737.4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3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吴畏;翟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感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话 对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话式对讲机,属于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上,收费亭的工作人员经常需要与监控中心通话,通话方式一般采用的单工对讲机或者内线电话。其中单工对讲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需要用手长按对讲按键进行通话,无法把手释放出来处理其他事情,工作效率低,使用也不方便。内线电话虽然可以通过免提方式通话,但是安全性较低,存在破解方法,造成通信资源被私自占用,而且由于内线电话机不具备快捷拨号功能,在使用过程需要记住内线号码,使用上也存在不方便。同时这两种技术,最大的缺陷是不能与现有的信息化网络融合,在信息化管理中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电话式对讲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电话式对讲机,包括一个机壳,所述的机壳上布置用于功放的扩音口,机壳还有设有对外通话键与一键拨号键,麦克风布置在机壳的底端;扩音口、对外通话键、一键拨号键、麦克风与机壳内置主板电路模块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电话式对讲机,所述的主板电路模块设有用于连接音频线路的音频输出地线接口,用于音频输出时电源、音频信号的地线接口的音频输出电源地线,电源接口连接电源, RS-232管理口用于在管理模式下,跟设备进行通讯,可以进行设备调试、配置、管理;用于连接网线的以太网口,用于总线接口的miniPCI-E接口。
本发明所述的电话式对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电路模块内嵌置降噪模块;所述的降噪模块包括回声芯片,回声芯片内嵌入回声处理模块;降噪模块与麦克风相连。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电话式对讲机,解决了目前高速公路收费亭与监控中心语音通话存在的不足,基于SIP协议的信息通信设备该信息通信设备在发明过程主要解决了通话语音的啸叫与回声、对外扩音,按下为对外扩音、一键通话,按下为直接和中心通话、自动接听,中心朝岗亭电话(即本设备)通话,无需按键直接进入接听对话状态、多种网络接入可以采用固网RJ45方式接入网络,也可以通过3G无线网络接入网络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板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1、一种电话式对讲机,包括一个机壳1,机壳1上布置用于功放的扩音口2,机壳1还有设有对外通话键3与一键拨号键4,麦克风5布置在机壳1的底端;扩音口2、对外通话键3、一键拨号键4、麦克风5与机壳1内置主板电路模块连接;对外通话键3在处于非通话状态时,按一下按钮可以开始呼叫中心服务器。
在中心服务器处于未接听的非稳态时,或者在中心已接听双方处于通话稳态时,按一下按钮,可以挂断电话。
在处于被叫振铃状态时,可以按一下按钮接听电话,或者也可以不按按钮自动接听。(可以通过web页面进行配置)
一键拨号键4:扩音喇叭关闭的状态,按一下按钮,扩音喇叭开启;扩音喇叭开启的状态,按一下按钮,扩音喇叭关闭。
若按下按钮不放开,即长按,达5秒时,开始通过设备上内置喇叭播报本机IP地址。若不放开将一直播报,若放开则将本次播报结束后,不再播报。
按钮按下时,无法进行喊话。超过5秒的按键操作,对扩音喇叭的工作状态无影响。
一键拨号键4仅是控制扩音喇叭的开关,不控制输出通道,不影响语音通话。
一个语音输入通道,通过拾音器输入,即位置5,用mic拾音器采集声音输入;一个语音输出通道,同时连接扩音喇叭(即接线柱6、7,接对岗亭外的扩音喇叭)和内置喇叭(即位置2的喇叭)进行输出。
输出通道的声音播放由设备的工作状态决定(即内置喇叭和对外扩音播放依据工作状态自行切换的)。处于通话被叫时,从产生振铃音直至通话结束,处于主叫时,从按下外通话键3开始直至通话结束,这两种情况不管外置喇叭是否开启,输出通道均为远端中心服务器的声音。无语音通话时,外置喇叭由MIC输入经过回声和噪声处理后通过外置喇叭播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感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感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5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