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铝球形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4619.1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程琥;丁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H01M4/52;H01M4/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镍钴铝 球形 前驱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镍钴铝球形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的能量密度、高的放电平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随着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需要使用时间更长、尺寸更小、重量更轻的锂离子电池,这就要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应兼具安全性好、比容量高、循环稳定等性能,但目前已经成熟的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均难以同时满足上述的各项要求。而镍钴铝酸锂价格低,压实密度高,克容量高,体积比容量高于钴酸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合成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Li(NixCoyAlz)O2的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固相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电化学稳定性差;共沉淀法是先在反应釜中制备出球形的氢氧化物前驱体,然后按配比与锂盐混合,再经高温下烧结固相反应而成,其工艺相对简单,材料容量高,循环性能好,但烧结温度较高,能耗大: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材料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具有较高性价比且工艺简单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铝球形前驱体的制备方法,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铝球形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溶性镍盐、钴盐和铝盐溶解成金属混合盐水溶液,金属混合盐水溶液中镍盐浓度为0.4~1.2mol/L,钴盐浓度为0.075~0.225mol/L,铝盐浓度为0.025-0.075mol/L;
(2)、将上述金属混合盐水溶液、络合剂水溶液、沉淀剂水溶液分别经精密流量控制系统连续注入到温度为20~60℃反应釜中,控制反应体系的搅拌速度为100~250r/min,控制反应液pH值为9.5~12.5,持续反应生成沉淀,接着压滤、洗涤,得到洗净的滤饼;
(3)、将上述洗净的滤饼分散到蒸馏水中,控制固液比为5:100~25:100,配成浆液;
(4)、将上述配好的浆液进行喷雾干燥,控制进风温度为120~250℃、出风温度为90~200℃,获得镍钴铝球形前驱体。
上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铝球形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镍盐为硫酸镍、硝酸镍、氯化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钴盐为硫酸钴、硝酸钴、氯化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铝盐为硫酸铝、硝酸铝、氯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前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铝球形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络合剂为氨水,络合剂浓度为6.0~12.0mol/L;所述沉淀剂可以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也可以是氢氧化钠,或者是氢氧化钾,沉淀剂浓度为1.0~3.0mol/L。
前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铝球形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制备的球形镍钴铝前驱体的球形颗粒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为10~15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独创的共沉淀-喷雾干燥法制备用于合成镍钴铝酸锂的球形前驱体,本发明采用喷雾干燥,并通过控制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使得水溶液快速蒸发,干燥形成粒径大小均一、球形颗粒前驱体,使得后续制备的镍钴铝酸锂材料具有均一稳定的充放电性能。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工艺流程简单,反应易于控制;产品球形度好,粒径分布均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潜力大。
与传统的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球形前驱体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不同点:(1)、传统的共沉淀法是通过共沉淀过程直接得到球形前驱体,共沉淀过程是获得球形前驱体的关键,而本发明是先共沉淀,然后通过喷雾干燥得到球形前驱体,喷雾干燥是获得球形前驱体的关键。(2)、传统的共沉淀法由于是直接形成球形前驱体,为保证前驱体的球形度和粒径,需要严格控制整个共沉淀过程的工艺条件,控制难度大,工艺过程复杂;本发明的共沉淀只是其中的一个工艺步骤,形成球形前驱体的关键在于喷雾干燥而不是共沉淀,所以本发明的共沉淀条件可以控制得比较简单,不需要像传统的共沉淀法那样进行严格控制,过程比较简单,易于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4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碾环机用异形芯辊
- 下一篇:一种安全钢筋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