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定性优良的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3590.5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0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全辉;张志银;赵威;孙国权;林振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定性 优良 润滑油 基础油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安定性优异的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是溶剂法工艺,其主要两个步骤是采用溶剂精制去除芳烃等非理想组分和溶剂脱蜡以保证基础油的低温流动性能。此外,一般还要进行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日趋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由于世界范围的原油劣质化,使得适宜于生产润滑油的原油数量逐渐减少。因此,加氢法生产润滑油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加氢法工艺是指采用加氢裂化工艺或加氢处理-异构脱蜡-加氢精制联合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过程,其优点是原料灵活性大、基础油收率高、副产品价值高等。
与溶剂精制得到的基础油相比,加氢基础油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是安定性差。特别是光稳定性较差,在有氧及光照情况下,油品都会变质,颜色加深、变浑、产生雾状絮凝物,最后形成沉淀。这种变质即便在常温下也进行得很快,它不仅大大恶化油品的外观质量,也会影响其使用性能。
关于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安定性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报导很多,例如,美国专利US4031016和US4181597等都是涉及润滑油安定性的问题。其中,US4031016提出加入添加剂的方法改善基础油的光安定性。US4181597提出采用烯烃、醇类、酯类物质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油品安定性提高的方法。上述采用助剂提高填充油安定性的技术,一方面采用昂贵的添加剂提高了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该方法由于受原料性质的限制,油品对添加剂的感受性差异很大,产品安定性改善的效果不能保证。
CN200710012084.0提出采用加氢处理-临氢降凝-加氢精制一段串联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但产品的安定性仍存在问题。何萍等在2005年《润滑油》的“加氢法生产中高粘度环烷基食品级白油工艺研究”和2006年《橡胶工业》的“加氢法生产白色环烷基橡胶油的研究”提出了采用高压加氢精制工艺生产安定性优异的润滑油基础油产品。采用加氢法提高润滑油基础油安定性技术,是采用高活性的贵金属加氢催化剂,通过将油品中全部芳烃饱和的深度精制工艺实现的。该方法不仅需要投资新建高压加氢装置,而且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产品也存在质量过剩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生产安定性优良的润滑油基础油方法。
本发明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原料油首先进入加氢处理反应区,加氢处理产物直接进入加氢降凝反应区,加氢降凝产物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区,加氢精制产物进入电磁波处理区,在高温电磁波照射下脱除部分饱和多环芳烃,电磁波处理区得到的产物进入脱胶质单元,脱除在电磁波处理区生成的胶质,脱除胶质后的馏分即为润滑油基础油产品,原料油为石蜡基原油、石蜡中间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的减压馏分油以及轻脱沥青油。
本发明方法中,加氢处理反应区的操作条件为反应压力10.0~20.0MPa,反应温度300~420℃,氢油体积比200~2000,体积空速0.1~3.0h-1, 优选为反应压力10.0~18.0MPa,氢油体积比500~1500,体积空速0.2~2.0h-1,反应温度320~400℃。
本发明方法中,加氢降凝反应区的操作条件为反应压力10.0~20.0MPa,反应温度300~420℃,氢油体积比200~2000,体积空速0.1~3.0h-1, 优选为反应压力10.0~18.0MPa,氢油体积比500~1200,体积空速0.2~2.0h-1,反应温度320~400℃。
本发明方法中,加氢精制反应区的操作条件为反应压力10.0~20.0MPa,反应温度230~380℃,氢油体积比200~2000,体积空速0.4~3.0h-1, 优选为反应压力10.0~18.0MPa,氢油体积比500~1200,体积空速0.5~1.5h-1,反应温度250~340℃。加氢精制产物赛氏颜色+10~+30,优选为+15~+30;芳烃含量在1%-15%,优选为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3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工业废水制备的水煤浆及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段进料烷基化反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