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且能模拟油藏条件的加热恒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3413.7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2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峰;张祖波;刘庆杰;马德胜;吴康云;李彤;冷振鹏;罗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ct 扫描 岩心 实验 模拟 油藏 条件 加热 恒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心驱替实验,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且能模拟油藏条件的加热恒温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的加热恒温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CT技术作为岩心分析中常规的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岩心描述、岩心的非均质性测定、岩心样品处理程序确定、裂缝定量分析、在线饱和度的测量、流动实验研究等方面。利用CT扫描技术,可以对岩心驱替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获取岩心内部流体的饱和度沿程分布信息,深刻了解采油机理、监测流体分散与窜流特性、认识聚合物驱对提高波及面积影响,揭示地层伤害机理等。
对于岩心驱替实验,往往需要模拟真实油藏条件,使数据结果更加可靠,这就要求实验能在恒温以及高温的条件下进行。由于CT扫描的特殊性,任何高原子数的金属物质(例如不锈钢)的存在都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因此,无法使用烘箱对实验体系进行恒温控制,也无法将电阻丝插入岩心夹持器中加热。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在CT扫描的岩心驱替实验中,岩心难以达到设定的温度并保持恒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且能模拟油藏条件的加热恒温方法,以同时实现加围压和加热恒温。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且能模拟油藏条件的加热恒温方法,所述适用于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且能模拟油藏条件的加热恒温方法包括:
将达到设定压力的围压液体在加热恒温装置之中加热到设定温度;
使达到设定温度的围压液体通过注入泵恒速进入岩心夹持器的围压空间的进口,并从所述围压空间的出口流出;
所述围压空间的出口设有一回压阀,控制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围压达到设定的压力;
从所述围压空间的出口流出的围压液体经过加热恒温装置加热后,与进入所述围压空间的进口的围压液体形成循环;
所述围压空间的围压液体使岩心达到设定的温度并保持恒温;
所述加热恒温装置位于岩心之外,位于所述岩心夹持器之外,并位于CT扫描区域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适用于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且能模拟油藏条件的加热恒温方法还包括:所述岩心达到设定的温度并保持恒温后,进行CT扫描。
进一步地,所述适用于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且能模拟油藏条件的加热恒温方法采用适用于CT扫描的加热恒温系统,所述适用于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且能模拟油藏条件的加热恒温系统包括:
岩心夹持器及其围压空间;
设置在岩心夹持器上的围压空间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围压空间的进口和出口与所述围压空间连接;
容器,具有容纳围压液体的空间;
注入泵,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容器;
加热恒温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围压空间的进口和所述注入泵之间;
回压管路,连接在所述围压空间的出口和所述容器之间;
回压阀,设置在所述回压管路上;
回压泵,连接所述回压阀。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压力的围压液体的围压13.2MPa。
进一步地,所述使岩心达到设定的温度为55℃至85℃。
进一步地,所述岩心达到设定的温度并保持恒温24小时后,进行CT扫描。
进一步地,所述适用于CT扫描的加热恒温方法进一步包括:
A:将岩心烘干后放置在岩心夹持器中,加围压至13.2MPa,加热岩心温度至55℃并恒温24小时;
B:干岩心用CT扫描后,用地层水抽空饱和24小时,再用CT扫描仪对完全饱和地层水的岩心进行扫描;
C:利用地层原油驱地层水造束缚水;
D:利用地层水驱替原油,驱替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间隔用CT进行扫描,至不再出油,结束CT扫描。
进一步地,所述岩心为油藏砂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保证恒定围压的同时,实现岩心夹持器围压恒温水或油的循环,使岩心达到设定的温度并保持恒温。由于加热恒温装置位于CT扫描区域之外,所以,加热恒温装置的结构和材质不会影响CT扫描效果,因而,本发明既达到了加热恒温和恒定围压的效果,又不影响CT扫描,特别适合用于CT扫描的岩心测试,解决了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中提供高温高压条件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3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水泵的悬浮式吸水结构
- 下一篇: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该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