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混凝土瓦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1132.8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陈家珑;周理安;周文娟;张晓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混凝土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瓦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建筑行业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每年消耗大量砂石(骨料)自然资源,而每年城市设施重建等过程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这些建筑废弃物绝大多数未经任何处理,就被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不仅浪费砂石资源而且占用耕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以混凝土为主的建筑材料的处理方式不仅浪费砂石资源而且占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瓦及其制造方法。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混凝土瓦,包括原料、凝胶材料和外加剂,所述原料以建筑废弃物所制的再生骨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天然骨料,所述原料、凝胶材料和外加剂的质量份数比为1000:100~1000:0~50。
一种再生混凝土瓦的制造方法,所述的再生混凝土瓦通过挤压成型,再经蒸汽养护24小时或自然养护7天制备而成。
本发明制得的再生混凝土瓦的抗折强度能够达到0~15MPa,单片瓦的承载力能够达到2500N,其强度、抗渗、抗冻性能达到或优于现有普通水泥混凝土瓦,瓦片寿命可以长达50年甚至更长,而且通过再生骨料的成本较低,避免了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既适用于普通民房,也适用于高档别墅及高层建筑的防水隔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瓦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再生混凝土瓦包括原料、凝胶材料和外加剂,所述原料以建筑废弃物所制的再生骨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天然骨料,所述原料、凝胶材料和外加剂的质量份数比为1000:100~1000:0~50。所述再生混凝土瓦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11,将建筑废弃物人工破碎、筛分取粒径在2.36mm以下的颗粒作为再生细骨料;粒径在2.36mm以上的粒径收集再次破碎,筛分;
步骤12,将再生骨料、胶凝材料及外加剂以1000:100~1000:0~50的比例下料,加水搅拌均匀;
步骤13,将搅拌均匀的砂浆拌合物装入成形模具中铺平,挤压成形,在温度为20±2℃的养护室中养护7天;
步骤14,养护成形后,进行美化喷漆。每片瓦均要进行2次以上的喷漆,保证彩漆均匀的喷洒在瓦面上。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步骤21,将建筑废弃物人工破碎、筛分取粒径在2.36mm以下的颗粒作为再生细骨料;粒径在2.36mm以上的粒径收集再次破碎,筛分;
步骤22,将再生骨料、水泥以1000:660(砂灰比1.5:1,再生骨料100%)的比例下料,加水搅拌均匀;
步骤23,将搅拌均匀的砂浆拌合物装入成形模具中铺平,挤压成形,在温度为20±2℃的养护室中养护7天;
步骤24,养护成形后,进行美化喷漆。
经上述方法制得的再生混凝土瓦的瓦型清晰、边缘规整,在遮盖宽度范围内单色混凝土瓦无明显色泽差别。无裂纹、分层,并且瓦表面涂层完好。质量标准差不大于180g。承载力达到2500N。抗渗、抗冻、耐热性能合格,吸水率为4.1%(不大于10.0%)。
实施例2
步骤31,将建筑废弃物人工破碎、筛分取粒径在2.36mm以下的颗粒作为再生细骨料;粒径在2.36mm以上的粒径收集再次破碎,筛分;
步骤32,将天然骨料、再生骨料、水泥以500::500:500(砂灰比2∶1,再生骨料50%)的比例下料,加水搅拌均匀;
步骤33,将搅拌均匀的砂浆拌合物装入成形模具中铺平,挤压成形,在温度为20±2℃的养护室中养护7天;
步骤34,养护成形后,进行美化喷漆。
经上述方法制得的再生混凝土瓦的瓦型清晰、边缘规整,在遮盖宽度范围内单色混凝土瓦无明显色泽差别。无裂纹、分层,并且瓦表面涂层完好。质量标准差不大于180g。承载力达到2500N。抗渗、抗冻、耐热性能合格,吸水率为3.1%(不大于10.0%)。
实施例3
步骤41,将建筑废弃物人工破碎、筛分取粒径在2.36mm以下的颗粒作为再生细骨料;粒径在2.36mm以上的粒径收集再次破碎,筛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11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