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规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3907.1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泉;蔡杰;郭天鹏;宋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12/08 | 分类号: | C08F112/08;C08F4/64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苯乙烯 制备 方法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间规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
(二) 背景技术
苯乙烯单体可聚合成 3 种结构的聚苯乙烯(PS):无规聚苯乙烯(aPS),聚合物分子链上的苯环无规分布,无定形,没有固定的熔点;等规聚苯乙烯(iPS),苯环全部在聚合物分子链的一侧,结晶速度慢,熔点(约240℃);间规聚苯乙烯(sPS),苯环在聚合物分子链两侧均匀的交叉分布,结晶速度快,熔点高(约270℃)。sP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工程塑料,具有熔点高、密度低、易结晶、耐热性高、耐化学性好、湿度敏感性低的特点。与其他通用工程塑料相比,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器性能、成型加工性能以及与其它树脂的良好相容性等优点,其某些性能甚至能与尼龙-66、聚苯硫醚(PPS)等工程塑料相媲美。自1993年以来,Idemitsu公司和Dow公司就着手SPS树脂的应用试验,其商标分别为Xarec和Questra。sPS有很广阔的应用市场:汽车部件(保险杠和分电器转子等)、电子电器部件(集成电路板等)、建筑材料、机械部件(齿轮等)、机架(传真机的机架、照相机机身等)、包装材料和绝缘膜等等,几乎包括了所有PET,PBT,PA, PPS等工程塑料应用的场合。
sPS可利用现有工程塑料成型设备进行挤出、注模等成型加工。然而,由于sPS分子链刚性较大,导致材料较脆,抗弯、抗冲击强度低,加工流动性较差等原因,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用传统方法得到的sPS,由于分子量分布(MWD)较窄,在中空成型、片材和薄膜成型时往往存在边缘向内收缩问题。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以得到分子量分布更宽的间规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间规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清扫自清洁反应釜,在120℃烘干,用高纯氮气多次置换,确保自清洁反应釜内水、氧气等杂质含量<10ppm。
(2)称取茂金属钛类化合物作为主催化剂,用甲苯溶解,备用;称取精制苯乙烯为单体、甲基铝氧烷(MAO)和三异丁基铝的混合物为助催化剂、正己烷为撤热剂,备用。
(3)把精制苯乙烯、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撤热剂依次加入自清洁反应釜中,然后启动反应釜,在常压和50~100℃温度下,反应时间为0.5~2h。
(4)反应结束后,取出产物用乙醇浸泡,然后过滤烘干,得到成品间规聚苯乙烯。
所述主催化剂所用茂金属钛类化合物为Cp*TiCl3(A)和[Cp*Ti]2[(CH3)2C(C6H4O)2]3(B)的不同配比的混合物,A与B的摩尔配比为:0~1:1,主催化剂中Ti元素的以苯乙烯体积为基准的浓度范围1.0~1.5×10-4mol/L,其中,Cp*为五甲基环戊二烯基。
所述助催化剂中,三异丁基铝:MAO的摩尔比为4:1,MAO:Ti的摩尔比为50~100: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得的sPS分子量分布可达1.9~8.6,分子量分布较宽,不存在使用原有sPS进行中空成型、片材和薄膜成型时容易出现的边缘向内收缩问题,在保证基本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大大改善了sPS的加工性能。
(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称取0.075g主催化剂,A:B的摩尔配比为0:1,用甲苯溶解后备用。自清洁反应釜完成清理后,加入1.2L精制苯乙烯,300mL正己烷,MAO(10%的甲苯溶液)10ml,三异丁基铝15ml,设定温度为70℃,启动自清洁反应釜,反应1h后停止运行。反应结束后,取出产物用乙醇浸泡,然后过滤烘干,得到成品间规聚苯乙烯。经检测间规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分布为1.9,熔点27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3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