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元件的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3643.X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1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夏梅宸;刘志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英力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件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电子元件的应用也随之增多,随着电子元件速度的不断加快,电子元件的冷却也越来越重要,而如何实现电子元件的快速冷却,一直是计算机设计中的重要考量因素,故需要一种能快速冷却的装置,实现对电子元件的快速冷却。
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电子元件的冷却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实现电子元件的快速冷却,一直是计算机设计中的重要考量因素,故需要一种能快速冷却的装置,实现对电子元件的快速冷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的冷却装置,包含安装本体、冷却鳍片组、风扇组件、驱动组件、存储组件和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本体包含一开口框体和盖体,所述开口框体具有底板和四个侧板,所述底板上具有通风孔,底板和四个侧板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底板的下侧两边分别设有两个通孔;
所述冷却鳍片组包含多片鳍片及冷却流道,所述多片鳍片相互间隔排列,所述冷却流道回旋设置于所述多片鳍片内,所述冷却流道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液孔,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液孔,所述冷却鳍片组设置于所述开口框体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风扇组件固定于所述开口框体的通风孔处;
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存储组件的下方,其设有位于所述开口框体下侧的延伸固定板,所述延伸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开口框体下侧,所述驱动组件设有第二进液孔和第二出液孔;
所述冷却组件为一方形框体,其开有供电子元件露出的开口,所述方形框体上设有容置冷却液体流通的中空空间,所述冷却组件设有第三进液孔和第三出液孔;
所述第一进液孔通过软管连通至第三出液孔,第一出液孔连通至第二进液孔,第二出液孔通过软管连通至第三进液孔。
其中: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开口框体的开口处,所述盖体设有中空部。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含位于第二进液孔和第二出液孔之间的泵。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的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能有效提供电子元件的快速冷却,避免电子元件的温度升高,实用性更好。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电子元件的冷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电子元件的冷却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的冷却装置。
所述电子元件的冷却装置包含安装本体20、冷却鳍片组30、风扇组件40、驱动组件50和冷却组件70。
其中,所述安装本体20包含一开口框体21和盖体22,所述盖体22盖合于所述开口框体21的开口处,所述盖体22设有中空部221,其周缘设有多个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开口框体21上的安装孔222,所述开口框体21具有底板和四个侧板,所述底板上具有通风孔212,底板和四个侧板形成一容置空间210,所述四个侧板中的相对两个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孔211,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213,所述底板的下侧两边分别设有两个通孔214。
所述冷却鳍片组30包含多片鳍片32及冷却流道31,所述多片鳍片32相互间隔排列,所述冷却流道31回旋设置于所述多片鳍片32内,其一端设有第一进液孔311,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液孔312,所述进液孔311和出液孔312分别从所述开口框体21的通孔214伸出,所述冷却鳍片组30设置于所述开口框体21的容置空间210内,其两侧分别设有固定至所述开口框体21的第一固定孔上的第一固定片。
所述风扇组件40通过多个螺钉螺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孔213以固定于所述开口框体21的通风孔212处。
由此,通过风扇组件40对鳍片组30的冷却效果,能使流过鳍片组的冷却液体得到快速冷却。
所述驱动组件50位于所述风扇组件40的下方,其设有位于所述开口框体21下侧的延伸固定板53,所述延伸固定板53上设有多个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开口框体21下侧的第三固定孔531,所述驱动组件50设有第二进液孔52和第二出液孔51。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50可包含位于第二进液孔52和第二出液孔51之间的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英力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英力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3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务器及其重新开机方法
- 下一篇:风扇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