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入式心脏起博器磁耦合谐振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3063.0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0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肖春燕;刘芳;王艳;陈钰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李有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入 心脏 起博器磁 耦合 谐振 无线 充电 装置 | ||
1.一种植入式心脏起博器磁耦合谐振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高频激励源(10)、发射单元(20)、接收单元(30)、能量转换单元(40)和可充电电池;其中,高频激励源(10)和发射单元(20)属于体外部件;接收单元(30)和能量转换单元(40)属于体内部件;
高频激励源(10)用于将输入的工频交流电经变压、整流滤波、逆变后输出双极性方波电压信号;
发射单元(20)将接收到的双极性方波电压信号用于产生交变磁场,并耦合到接收单元(30)的接收线圈上;
接收单元(30)用于感应发射单元(20)的交变磁场,并在接收线圈中感应后出高频电压信号;
能量转换单元(40)用于连接接收单元(30)和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可充电电池两部分,对接收单元(30)输出的高频电电压信号进行平滑处理,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经由电池管理芯片后,对心脏起搏器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心脏起博器磁耦合谐振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高频激励源(10)包括有交流变压器(101)、整流滤波电路(102)、逆变电路(103);交流变压器(101)将单相工频220V交流电变换为低压工频交流电输出给整流滤波电路(102);整流滤波电路(102)将所述的低压工频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处理,输出平直的直流电给逆变电路(103);逆变电路(103)对所述的平直的直流电进行单相全桥逆变处理,输出双极性方波电压信号V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式心脏起博器磁耦合谐振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高频激励源(10)的电路连接为:
所述二级管D13的正极与变压器T1的二次侧的2脚连接,二级管D13的负极与可恢复保险丝F1连接;二级管D14的负极与变压器T1的二次侧的2脚连接,二级管D14的正极接地;所述二级管D15的正极与变压器T1的二次侧的4脚连接,二级管D15的负极与保险丝F1连接;二级管D16的负极与变压器T1的二次侧的4脚连接,二级管D16的正极接地;
压敏电阻RV1两端与变压器T1的一次侧两端连接,压敏电阻R33的两端分别与二极管D15的负极和地连接;可恢复保险丝F1的一端与滤波电容C50的正极连接,滤波电容C50的负极接地,可恢复保险丝F1的一端与整流二极管D15的负极连接;滤波电容C50的正极与可恢复保险丝F1连接,负极接地;滤波电容C52的两端分别与滤波电容C50的正负极连接;
MOSFET管Q5的漏极连接在滤波电容C50的正极,MOSFET管Q5的源极连接在MOSFET管Q6的漏极;
MOSFET管Q6的漏极连接在MOSFET管Q5的源极,MOSFET管Q6的源极接地;
MOSFET管Q7的漏极连接在滤波电容C50的正极,MOSFET管Q7的源极连接在MOSFET管Q8的漏极;
MOSFET管Q8的漏极连接在MOSFET管Q7的源极,MOSFET管Q8接地;
MOSFET管Q7的源极作为发射单元的电源输入端,MOSFET管Q5的源极作为发射单元的电源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心脏起博器磁耦合谐振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射单元(20)包括发射线圈(201)、下基板(202)、上盖板(203)、匹配电容(204);所述下基板(202)上设有用于放置发射线圈(201)的线圈凹槽(202A);上盖板(203)上设有用于发射线圈(201)两端穿过的A通孔(203A)和B通孔(203B),穿过所述A通孔(203A)和B通孔(203B)的发射线圈(201)的两端分别与匹配电容(204)的两端连接;发射线圈(201)与匹配电容(204)的并联连接形成并联谐振电路;或者,发射线圈(201)的一端连接有匹配电容(204A)的一端,匹配电容(204A)的另一端连接在正极方波电压信号上,发射线圈(201)的另一端连接在负极方波电压信号上,发射线圈(201)与匹配电容(204A)的串联连接形成串联谐振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式心脏起博器磁耦合谐振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线圈(201)为漆包线,该漆包线沿着下基板(202)中的线圈凹槽(202A)进行缠绕形成圆盘线圈结构;发射线圈(201)线径为2.24mm,平均半径为29.04mm,匝间距为1.5mm,匝数为12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30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催化或照光制备八氟[2,2]二聚对二甲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