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合金贯通地线生产线包覆机组包覆轮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9894.0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6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时千峰;徐魏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昱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1D1/18;C23C8/24;C21D8/00;C21D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贯通 地线 生产线 机组 包覆轮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体制造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铜合金贯通地线生产线包覆机组包覆轮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贯通地线是高铁电气化铁路沿线设备的共同接地线,可保证铁路沿线信号传输设备的接地电位在任意时刻、任意地点都相等,因此其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可靠性对铁路运行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铜合金贯通地线在制造时,通过纵包技术在铜绞线表面包覆一层铜合金,然后通过氩弧焊的形式对铜合金的纵向焊缝进行焊接,再经过数道拉拔保证铜合金护套贴合在铜绞线表面;生产出的产品再经过退火、打磨、复绕后即可得到铜合金贯通地线产品。
其中,在铜绞线表面包覆一层铜合金护套的包覆机组为铜合金贯通地线生产线的核心设备,其作用是:将设置在铜绞线一侧的铜带不间断的逐渐包覆到铜绞线上,在铜绞线上形成一个具有纵向焊缝的铜合金护套。
传统的包覆机组包覆轮采用铜合金材质,其缺点是:易与同样为铜合金的铜带产生粘接,拉伤产品表面,影响产品质量,因此研发一种机械性能高、且不易与铜带产生粘接的包覆轮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合金贯通地线生产线包覆机组包覆轮生产工艺,制造的包覆轮机械性能好且不易与铜带产生粘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合金贯通地线生产线包覆机组包覆轮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步骤为:
步骤S1:毛坯制作;选用W18Cr4V材质的圆钢,热锻镦粗成形;对锻造成型的毛坯在860-880℃下退火2小时,在730-750℃下保温2小时,并炉冷至室温;
步骤S2:粗加工;在加工中心按图纸要求加工成包覆轮,并预留精加工余量0.2mm;
步骤S3:淬火处理;将包覆轮加热至1270±10℃,并保温30min后,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至室温,淬火介质为淬火油,使得淬火后硬度HRC63-65;再在550-570℃下回火三次;
步骤S4:渗氮处理;包覆轮在560℃温度下渗氮20小时,出炉后油冷,渗入层深度0.13-0.18mm,维氏硬度HV780-820;
步骤S5:精加工,在外圆磨床按要求磨削至尺寸要求。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热锻温度在1150-1280℃之间。
优选的,所述步骤S2粗加工前进行检测,确保毛坯的碳化物不均匀级别≤3级,硬度在207-225HB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包覆轮选择高硬度材料作为毛坯,经过热处理和渗氮等多工序处理,增加其他原子压入的阻力,减少材料表面的晶格间隙,降低包覆时与铜带的亲和力,避免出现粘接拉伤产品表面,确保采用本发明包覆轮制造的铜合金贯通线具有较高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S1:毛坯制作;选用W18Cr4V材质的圆钢,热锻镦粗成形,热锻温度在1150-1180℃之间;对锻造成型的毛坯在860-880℃下退火2小时,在730℃下保温2小时,并炉冷至室温;
在下道步骤粗加工前进行检测,确保毛坯的碳化物不均匀级别≤3级,硬度在207-225HB之间。
步骤S2:粗加工;在加工中心按图纸要求加工成包覆轮,并预留精加工余量0.2mm;
步骤S3:淬火处理;将包覆轮加热至1270±10℃,并保温30min后,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至300-400℃后空冷,淬火介质为淬火油,使得淬火后硬度HRC63-65;再在550℃下回火三次;
步骤S4:渗氮处理;包覆轮在560℃温度下渗氮8小时,出炉后油冷,渗入层深度0.13-0.18mm,维氏硬度HV780-820;
步骤S5:精加工,在外圆磨床按要求磨削至尺寸要求。
经检测,本实施例制得的包覆轮性能参数如下:
1. 产品表面光滑,超过1Mm产品表面无划痕;
2. 包覆轮使用寿命长,使用至今无缺陷;
3. 淬火变形较大,磨削加工量较大。
实施例2
步骤S1:毛坯制作;选用W18Cr4V材质的圆钢,热锻镦粗成形,热锻温度在1180-1200℃之间;对锻造成型的毛坯在860-880℃下退火2小时,在740℃下保温2小时,并炉冷至室温;
在下道步骤粗加工前进行检测,确保毛坯的碳化物不均匀级别≤3级,硬度在207-225HB之间。
步骤S2:粗加工;在加工中心按图纸要求加工成包覆轮,并预留精加工余量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昱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昱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9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芨和西红柿有机复合农场
- 下一篇:多模终端及其收发信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