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应对高动态范围红外图像的数字细节增强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88375.2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4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金炎胜;杨贺;程达;霍晓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5/50 | 分类号: | G06T5/50;G06T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对 动态 范围 红外 图像 数字 细节 增强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应对高动态范围红外图像的数字细节增强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红外探测器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成像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红外图像表征场景的红外辐射分布,主要取决于景物的发射率和温度分布,其灰度波动来源于场景辐射中各部分的辐射变化。
通常红外探测器输出的模拟信号通常采样为14bit精度的数字信号,理论上可表征16384个灰度等级。在普通场景下,由于场景中景物的红外辐射相差不大和探测器灵敏度的限制,一般探测器响应输出的灰度范围只占据16384个灰度等级中的很小的一段,这种场景下,应用传统的线性拉伸方法就能得到很好的图像效果。
但是现实中经常还会遇到另一种场景:高动态范围场景。比如海天、天地场景、海面亮带,或者在普通场景中加入高温或低温物体等。这些场景的共同的特点是灰阶分布范围广,在其灰阶分布范围内有大量无效灰阶存在。具有这种特点的场景称之为高动态范围场景。传统的线性处理方法处理这类场景下的红外图像会丢失大量细节,甚至有可能处理后的图像对比度过于剧烈,不适合人眼观察,难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可应对高动态范围场景的红外图像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技术中的数字细节增强方法存在过冲、伪细节和细节增强不明显的缺陷,不能满足高动态范围红外图像数字细节增强的技术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可应对高动态范围红外图像的数字细节增强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向导滤波器对红外图像进行基频和细节的分离;步骤2.采用自适应平台直方图均衡化对基频图像进行对比度调整;步骤3.合成最终输出图像。
作为优选方案:
步骤1中,采用下式进行向导滤波:
式中,
pi为向导图像中点i的像素值;
qi为输出图像中点i的像素值;
wk为一个窗口;
|w|为窗口wk内像素的个数;
k为wk窗口中每个像素点;
i为wk窗口中正在处理的像素点;
为向导图像在窗口wk内的方差;
为向导图像在窗口wk内的均值;
ε为平滑系数;
采用下式分离细节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