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解弹性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5276.9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9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玄;张鹏;张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海能源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58 | 分类号: | C09K8/58;C09K8/42;C08F251/00;C08F220/18;C08F22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弹性 暂堵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弹性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都采用注水开发,但是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后,导致储油层物性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高渗透、大孔道地层的产生,使水淹地层平均渗透率较原始渗透率提高,水流在地层中只沿着高渗透层前进,很少进入中低渗透层。由此造成水驱波及体积系数下降,水驱效果变差,油气采收率下降。为了消除注水危害,提高水驱效率,最常用的技术措施是向注水井中注入化学剂,化学剂凝固或膨胀后形成物理堵塞,降低高渗透带的渗透率,迫使注入水转向,增加对低含水部位的驱油作用。
无论是化学剂凝固或膨胀形成物理堵塞都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凝固或膨胀后的产物不能达到与孔道相同的粒径,从而导致油层渗透率不均或堵水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凝固或膨胀后的化学剂难于降解,在堵水完成油气采出后,大量有机或无机化学剂的残留使油层污染严重,环境负担加重;最后,以往的化学剂凝固或膨胀后油溶性不佳,施工完成后造成地层渗透率的大幅度下降,以致后期可采油气藏的大量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软弹性、机械性能、油溶性和可降解性,可被挤入大渗透率缝隙,导致注入水的转向,施工完成后可在地层环境下能自然降解的可降解弹性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100份~150份,增塑剂1份~3份,表面活性剂0.5份~2份和润滑剂0.5份~1.5份;所述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乙烯基淀粉2份~5份、丙烯酸丁酯10份~15份、顺丁烯二酸酐1份~3份、引发剂0.05份~0.15份,溶剂6份~12份和氮气100份~150份,所述的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乙酯或柠檬酸三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润滑剂为油酸酯,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正丁醇和异丁醇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可降解弹性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乙烯基淀粉,丙烯酸丁酯和顺丁烯二酸酐放置于反应釜中,均匀混合;
二、向步骤一中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中放入溶剂进行溶解;
三、向步骤二中溶解后的液体中加入引发剂;
四、向步骤三中加入引发剂的反应釜内注入压力为0.01MPa的氮气;
五、将步骤四中通入氮气的反应釜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聚合,加热至70℃~75℃;
六、将步骤五中加热聚合至溶液体系粘度为50mPa.s时,将上述聚合物溶液挤入塑料造粒机,即可得到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
七、将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和步骤六中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放置于高速混合机内进行共混,共混时间为10分钟;
八、将步骤七中的共混物放置于JS-II型橡胶粉脱硫塑化机中进行塑化,塑化温度为100℃~150℃;
九、将步骤八中塑化后的共混物冷却至60℃~80℃后,将其放入DY180-系列塑料挤出机中进行造粒,即可。
本发明由于具有良好的软弹性、机械性能,油溶性和可降解性的优点,因此对其施加足够压力,即可使其挤入大渗透率缝隙,导致注入水的转向;随着油气地采出,本发明能溶于油中,不会影响油气采出,当施工完成后,未能溶解完全的本发明可在地层环境下能自然降解,从而避免了污染油层和加重环境负担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可降解弹性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
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113份、增塑剂3份、表面活性剂0.7份、润滑剂1.4份、乙烯基淀粉2份、丙烯酸丁酯14份、顺丁烯二酸酐1份、引发剂0.11份,溶剂7份和氮气134份;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滑剂为油酸酯,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溶剂为异丁醇;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乙烯基淀粉,丙烯酸丁酯和顺丁烯二酸酐放置于反应釜中,均匀混合;
二、向步骤一中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中放入溶剂进行溶解;
三、向步骤二中溶解后的液体中加入引发剂;
四、向步骤三中加入引发剂的反应釜内注入压力为0.01MPa的氮气;
五、将步骤四中通入氮气的反应釜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聚合,加热至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海能源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国海能源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5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肾动脉多极消融导管
- 下一篇:具有合成孔径MRI传感器的导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