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载激光扫描点云的道路斑马线自动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3555.1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0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管海燕;李军;于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06T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车载 激光 扫描 道路 斑马线 自动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道路斑马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载激光扫描点云的道路斑马线自动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斑马线作为一个交通管理系统中一个关键特征,需要可靠的坏境感知,为行人与车辆驾驶人员提供指引与信息,预防事故的发生,从而来提高交通安全,减少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因此道路系统部门也急需一个快速、实时的检测系统能够监控道路斑马线的情况,从而保证道路斑马线符合国家交通的高技术标准。
目前,道路斑马线的提取一般采用基于影像或视频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道路斑马线的分割与分类。目前采用的分割方法有多尺度分割、直方图分析等;斑马线分类方法包括模糊集、K最近邻分类、支持矢量机、人工神经网络以及决策树等。然而这些基于影像与视频的方法主要受到几个方面环境的约束:(1)斑马线本身形状和类型的多样性;(2)道路表面材质;(3)数据采集的气候条件与时间;(4)沿路景观树木以及移动车辆所造成的阴影。因此依赖影像或者视频数据很难实现全自动的道路斑马线提取。
激光扫描技术,特别是最近发展的车载移动激光测量系统,由于其快速、精确获取地面三维空间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车载激光扫描系统不仅具备机载LiDAR系统采集大范围数据的特性,而且可以达到地面扫描系统数据精度和点密度。因此,它逐渐成为城市空间数据采集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然而,如何从处理高密度、大数据量的车载点云数据提取地形、地物特征成为点云后处理软件研发的一个挑战。从大量点云中快速提取精确、有效的道路特征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车载激光扫描点云的道路斑马线自动提取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车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轨迹数据,对车载点云进行横截面剖分,生成若干个有一定宽度的横截面数据;
(2)对每个横截面数据格网化,采用主成分点选择,形成扫描线数据;
(3)利用道路路肩的高程突变特性,进行基于坡度的路肩点检测;
(4)依据步骤(3)中所检测到路肩点,采用三次B样条拟合算法获取光滑的道路边界,实现道路数据与非道路数据的分离;
(5)依据步骤(4)中检测出来的道路数据,确定道路扫描点权重,生成车载激光扫描点云的强度特征图像;
(6)基于步骤(5)中已获取的强度特征图像,根据车载激光扫描点云模式的正态分布特征,确定多分割阈值,提取道路斑马线;
(7)为了消除步骤(6)中所分割结果的噪声,根据车辆GPS轨迹数据,确定线性形态学闭运算的方向以及大小,最终实现基于车载数据的斑马线自动提取。
本发明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对装有扫描仪车辆所实时记录的轨迹路线,也叫车辆GPS轨迹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剖分提取若干个截面,对每个截面数据格网化组成扫描线,通过检测扫描线数据中道路路肩高程突变,实现道路与非道路的分类;将三维道路点云数据转换为二维强度特征图像,利用激光扫描点正态分布特征获取多阈值从而分割道路斑马线,再次利用GPS轨迹数据计算线性形态学闭运算方向与大小,实现道路斑马线的提取。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对车载移动扫描数据进行横截面剖分,将检测三维道路表面数据转换到检测二维剖面中道路路肩的高程突变来实现道路与非道路分类,与直接处理海量三维数据相比,计算量少,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2)通过充分利用点云本身内在特性,包括扫描系统或者点云数据特性,减少道路斑马线提取的复杂度,实现道路斑马线的自动提取,大大降低了数据处理时间以及劳动成本,因而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三维点云进行横截面剖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记录装有激光扫描仪车辆位置与轨迹的GPS数据,每隔一定距离(比如3m)对点云数据进行横截取一段宽度大约为30cm的薄剖面。这样沿着车辆行驶的GPS轨迹数据,可获取若干个横截剖面数据,如图1所示。在图1中,箭头表示车辆前进方向。
步骤二:对每个剖面(在图1中,表示为剖面1……剖面i……剖面n),进行栅格化,选择每个格网内的主成分点,组成扫描线。为了确定每个格网内主成分点,对格网内的点云根据其高程进行快速排序。基于假设道路点之间的高程差值要小于道路点与非道路点之间的高程差值,选择格网中最相关的点作为主成分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3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