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水杀菌消毒杀虫的生物碱复配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82569.1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华;王红梅;曾立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立雄 |
主分类号: | A01N47/14 | 分类号: | A01N47/14;A01P1/00;A01P3/00;A61K31/4375;A61P33/14;A01N43/90;A61K31/3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 杀菌 消毒 杀虫 生物碱 配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净水杀菌消毒杀虫的生物碱复配制剂,属生态与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农业部2003年8月发布部令第31号《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文件规定无公害水产养殖成了该规定中最低标准,因而水体质量标准被重点监管。同时于2003年8月发布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计划,该文件的主要精神是:我国水产养殖业必须在较短的3-4年时间内,争取通过制定水产养殖标准,推行标准化管理,完善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主要生产地区实行监控制度,实行水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以期能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研究、开发和使用无公害水体改良剂、重金属络合沉淀剂成了当前水产养殖业和水域生态与环保工作的重点。
仙桃市颂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湖北医药学院在国家创新基金(编号:11C26214202679)和十堰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编号:ZD2011029)等基金项目资助下,致力于开发出新型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水质改良剂。本课题组根据已有理论,对高效低毒的农药先导结构二硫代氨基甲酸根进行结构变换以及与人体所需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聚合,合成了立体网状结构的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钙聚合物水质改良新品种,更降低了毒性,提高药物的使用效果,拓宽其使用范围;同时制备成水乳质悬浮剂,均一而且稳定,水体分散性好,用药量减少,但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二硫代氨基甲酸铁族金属盐具有很好的改水杀菌消毒杀虫络合沉淀重金属的作用。但是对养殖水域的一种极其顽固的寄生虫车轮虫的杀灭效果不是很理想。
车轮虫可寄生在各种淡水鱼及海水鱼的体表、鳃等各处,有时在鼻孔、膀胱和输尿管中也有寄生。车轮虫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病鱼受虫体寄生的刺激,引起组织发炎,分泌大量粘液。鱼体消瘦、发黑、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车轮虫在鱼的鳃及体表各处不断爬动,损伤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及粘液细胞增生、分泌亢进,鳃上的毛细血管充血、渗出,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的大批死亡。全国各个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水产养殖的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的实践与运用,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以二硫代氨基甲酸铁盐为主,以苦参碱为辅助功效的复配制剂。
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 是生物碱。一般为苦参总碱,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其他来源为山豆根及山豆根地上部分。在农业中使用的苦参碱农药实际上是指从苦参中提取的全部物质,叫苦参提取物或者苦参总碱。近几年在农业上广泛应用,且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环保型生物农药。主要防治各种松毛虫、茶毛虫、菜青虫等害虫。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具有特定性、天然性的特点,只对特定的生物产生作用,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其次苦参碱是对有害生物具有活性的植物内源化学物质,成分不是单一的,而是化学结果相近的多组和化学结构不相近的多组的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它因为多种化学物质的共同作用,使其不易导致有害物产生抗药性,能长期使用,是十分绿色、环保的。但是,单纯的使用苦参碱来杀车轮虫,其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用量大,成本高,易复发。我们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铁族金属盐是一种低成本的杀虫杀菌消毒剂产品,与苦参碱复配后,不但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使用效果,也解决了易复发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水杀菌消毒杀虫的生物碱复配制剂,具有杀虫杀菌消毒络合沉淀重金属等多种功效,对顽固性寄生虫车轮虫也有特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净水杀菌消毒杀虫的生物碱复配制剂的水乳质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它的各种成分(重量百分比)配比: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钙聚合物8%至34%;苦参碱1%至2%;多功能乳化剂5%至12%;胶状分散剂0.2%至3%;抗氧化剂:1%至2%;余量为水和无机钙盐。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先使甲胺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再缓慢滴加二硫化碳,控制温度在25℃以下,二硫化碳滴加完毕,於室温继续反应2-3小时,生成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钙盐水溶液。
2)、向上述的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钙盐水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硫酸铁、氯化铁)进行配位反应,控制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钙盐与亚铁(或铁)离子的配位比,生成立体网状结构的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钙聚合物的的水介质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立雄,未经曾立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2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