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降低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脱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2539.0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5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青哲;周红茹;王兴国;刘睿杰;邹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3/12 | 分类号: | C11B3/12;A23D9/04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降低 植物油 丙二醇 含量 脱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低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脱臭方法,属于植物油脂精炼脱臭领域。
背景技术
3-氯-1,2-丙二醇酯(3-MCPDE)是3-氯-1,2-丙二醇(3-MCPD)的一个或两个羟基分别与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而生成的化合物,有3-氯-1,2-丙二醇双酯、3-氯-1,2-丙二醇-1-单酯、3-氯-1,2-丙二醇-2-单酯三种,它们通常容易在油脂及油脂食品热加工过程中形成。3-MCPDE在体内一定条件下可能水解生成游离的3-MCPD,从而显示毒性,其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热点之一。
目前已在精炼油脂中发现高含量的3-MCPDE,而毛油或未经精炼的油脂中其含量则在检测限以下,说明精炼过程对油脂中3-MCPDE的形成有显著影响。有文献报道菜籽油在100~280℃加热30min,或在230~260℃加热8h都会导致3-MCPDE水平的升高(Zelinková,Z.,Svejkovská,B.,J.,M.,Fatty acid esters of3-chloropropane-1,2-diol in edible oils.Food Addit Contam.2006,23,1290-1298.)。这一研究结果也充分论证了长时间的高温处理会导致菜籽油中3-MCPDE的生成量增加。
此外,也有研究者对棕榈油和菜籽油化学精炼中3-MCPDE的形成量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温处理,即脱臭工序对3-MCPDE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其他精炼工序的直接影响几乎可以忽略(Franke,K.,Strijowski,U.,Fleck,G.,Pudel,F.,Influence of chemical refining process and oil type on bound3-chloro-1,2-propanediol contents in palm oil and rapeseed oil.Lwt-Food Sci Technol.2009,42,1751-1754.)。
目前,油脂领域的学者普遍认为3-MCPDE主要形成于油脂精炼的脱臭工段(油脂精炼过程中的高温热处理工段),脱臭过程中的温度(多数在250℃左右)对其形成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油脂精炼工艺中的脱臭普遍采用的设备是塔盘式脱臭塔或软塔,脱臭温度都在250℃左右,脱臭时间在30~45min。在现有的脱臭工艺条件下,3-MCPDE很容易生成,如果不对现有的脱臭工艺加以改进的话,脱臭油中的3-MCPDE含量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用于降低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脱臭方法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降低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脱臭方法,在油脂精炼的脱臭领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降低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脱臭方法,以脱色后的植物油为原料,将脱色植物油经由换热器升温至110~150℃,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的布料器均匀布料,设定分子蒸馏器加热面的温度为170~190℃,而所述分子蒸馏器的内置冷凝器冷凝面的温度为5~20℃,真空度为0.1~5Pa,经所述内置冷凝器冷凝后得到所述植物油的轻相臭味组分流入轻组分收集罐中,而所述植物油的重相组分再经所述换热器迅速降温至50℃以下即得到3-氯-1,2-丙二醇酯含量小于300mg/kg的脱臭植物油。
作为本发明所述脱臭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脱色植物油经由换热器升温至130℃;
步骤二:进入分子蒸馏器的布料器均匀布料,设定分子蒸馏器加热面的温度为170~190℃,而所述分子蒸馏器的内置冷凝器冷凝面的温度为5~20℃,真空度为0.1~5Pa,将经所述内置冷凝器冷凝后得到轻相臭味组分流入轻组分收集罐中;
步骤三:将经所述分子蒸馏器加热面得到的所述植物油的重相组分再经所述换热器迅速降温至50℃以下,得到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降低了脱臭植物油中的3-氯-1,2-丙二醇酯生成量,并为改进现有植物油精炼工艺提供了参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2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