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养胃丸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82063.0 申请日: 2013-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3495107A 公开(公告)日: 2014-01-08
发明(设计)人: 何广政;程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 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分类号: A61K36/9064;A61K9/20;A61P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71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药 养胃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的一种中药丸剂的制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养胃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将中草药粉碎为细粉压制而成的丸子为中药丸,丸剂是传统中药的一种重要剂型,中药丸在中国的医药领域中占有绝对的地位。养胃丸就属于一种典型的中药丸,其具有温中和胃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以及四肢倦怠等症状。

而关于养胃丸的传统工艺是将处方药材粉碎成细粉;将部分细粉加入泛丸锅内,加水泛成一定粒径的小丸,用标准筛将小丸进行筛选,选出粒径相互接近的小丸,干燥后作为模子,再将模子加入泛丸锅内,将其余药粉均匀撒在模子上逐渐泛制成药丸,采用热风循环的烘箱烘干药丸,采用选丸机选出规定大小、丸重的药丸。

上述传统制丸的缺陷包括(1)由于纤维性药材粉碎不彻底,影响药丸成型;有效成分溶出低,影响吸收及疗效;(2)泛丸的模子大小不均匀,影响成品药丸的形状、外观,丸重不能符合药典要求;(3)生产效率较低,每小时不超过1万粒;批生产周期长,一般需要在10-15天;(4)药丸的溶散时限长,通常接近60或超过60分钟;(5)药丸的生物利用度低,微生物限度不能符合药典要求;(6)成品药丸的光洁度差、包衣层有脱落现象,丸重差异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养胃丸的制备方法,通过该工艺所制备的药丸溶出高、溶散时限短、生物利用度高,而且其具有吸收好、疗效快、生产周期短以及效率高等;克服了传统制备中药丸的众多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药养胃丸的制备方法,所述养胃丸的有效成份包括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醋制香附、炒枳实、去壳豆蔻、姜制厚朴、广藿香、甘草、木香以及砂仁,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所述养胃丸的各种原料在紫外下干燥,然后将其粉碎为80~100目的粉末,将各种原料的粉末混合均匀;

②将生姜和大枣加水进行煎煮,得煎液,所得滤渣再进行煎煮1~2次,合并各次所得煎液;

③将①中所述的混合均匀的粉末和②中所述的煎液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粒径为18目的颗粒,干燥;

④将③中所述的干燥后的颗粒放入球型模具中进行压制,制成球形模;

⑤将球形模放到泛丸锅内,并向所述泛丸锅内加5%滑石粉和四氧化三铁,泛制成规定丸重的药丸,干燥后得到养胃丸的药丸。

进一步地,所述的干燥是在68~75℃下进行的。

进一步地,所述的干燥时间为6~8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5%滑石粉和四氧化三铁的比例为1:1。

进一步地,所述药丸进行包衣制得成品养胃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养胃丸的制备方法,和传统的制备工艺相比,该养胃丸及其制备工艺具有以下优势:

①本发明药丸成型容易,表面光洁;

②本发明采用制粒、压制药丸模子、泛制药丸的方法,克服了传统泛制时间过长、加水量过大、使药粉内的黏液质渗出,导致溶散时限较长的缺点,降低了药丸的溶散时限,通常不超过20分钟;

③本发明药丸全程采用自动化生产,减少了污染,快速高温干燥能有效杀灭微生物,确保微生物限度符合规定;

④本发明药丸模子大小均匀、粒径可由压制模具设定,成品药丸的形状、丸重均符合要求,丸重差异在±5%以内;

⑤本发明生产周期短,每批生产周期在5天之内;生产效率高,10-30万粒/小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布了一种中药养胃丸的制备方法,养胃丸的有效成份包括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醋制香附、炒枳实、去壳豆蔻、姜制厚朴、广藿香、甘草、木香以及砂仁,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养胃丸的各种原料在紫外下干燥,然后将其粉碎为80~100目的粉末,优选100目,将各种原料的粉末混合均匀;

②将生姜和大枣加水进行煎煮,得煎液,所得滤渣再进行煎煮1~2次,为了方便精确计算量以及充分利用,此处优选两次,合并各次所得煎液;

③将①中所述的混合均匀的粉末和②中所述的煎液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粒径为18目的颗粒,在68~75℃下干燥6~8分钟,此处优选68℃下干燥8分钟;

④将③中所述的干燥后的颗粒放入球型模具中进行压制,制成球形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2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