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注塑模具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0235.0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7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舵;田天斌;李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双注塑模具,包括后模和前模,其特征是:还包括滑块、弹性体和插销,所述前模包括第一前模,所述第一前模上设有第一导块,所述第一导块包括第一导块主体、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凸部背向所述第一凸部倾斜;所述后模上设有后模仁,所述后模仁与后模之间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块腔,所述滑块可在所述滑块腔内移动;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部相配合的滑块斜槽,斜槽内设有插销槽,所述弹性体安装在所述插销槽内,所述插销可沿所述插销槽从插销顶工位向插销底工位运动并压缩所述弹性体;
当所述第一前模和后模处于配合的状态,所述第一凸部通过压紧所述滑块而压紧后模仁和/或后模仁上的产品,且所述插销处于插销顶工位;当所述第一前模和后模分离时,所述第二凸部压紧所述插销而使所述滑块受到背离所述后模仁的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注塑模具,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前模,所述第二前模上设有第二导块,所述第二导块包括第二导块主体和第二导块凸部;
当所述第二前模和后模处于配合的状态,所述第二导块凸部通过压紧所述滑块而压紧后模仁和/或后模仁上的产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滑块斜槽呈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二凸部的纵截面呈对应的平行四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滑块接触的接触面是向所述滑块倾斜的第一凸部斜面,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凸部的接触面是与所述第一凸部斜面配合的斜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是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凸部包括第二左凸部和第二右凸部,所述第二左凸部和第二右凸部之间形成第二凸部凹槽,所述滑块斜槽包括左滑块斜槽和右滑块斜槽,所述插销槽贯穿所述左滑块斜槽和右滑块斜槽,所述插销的两端分别位于左滑块斜槽和右滑块斜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插销槽底工位于所述第一前模和所述后模配合时所述第二凸部的侧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插销槽与所述滑块斜槽具有相同的倾斜方向。
9.一种双注塑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注塑模具,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注塑步骤,使第二前模与后模处于配合状态,向第二前模的模仁与后模仁之间的第一设定空间注塑,然后使第二前模与后模分离,所述后模上留有第一注塑产品;
第二注塑步骤,使第一前模与后模处于配合状态,向第一前模的模仁与后模仁之间的第二设定空间注塑,且所述第二设定空间与所述第一注塑产品连通,然后使第一前模与后模分离,形成的第二注塑产品与所述第一注塑产品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注塑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注塑产品是较软的塑料,所述第二注塑产品是较硬的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02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设备以及报警消息产生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卫星搜救信号频率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