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卤阻燃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8943.0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4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黄志杰;杨仓先;顾伟;左绍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俊尓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13/04;C08K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沈履君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聚碳酸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阻燃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塑料,透明的度达90%,被誉为是透明金属。它刚硬而具有韧性,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高度的尺寸稳定性和范围很宽的使用温度、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及耐热性和无毒性,可以通过注射、挤出成型。PC塑料的热性能优异,可在-100℃-130℃之间长期使用,脆化温度在-100℃以下。聚碳酸酯(PC)凭借优异的性能已经在汽车和电子电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PC熔体粘度大、加工成型困难,特别是大型制品容易产生应力开裂,耐开裂和耐药品性较差。此外,PC高温易水解,与其它树脂的相容性差,润滑性能不好,这些不足使PC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因此,本领域尚需对聚碳酸酯进行改性,提供其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无卤阻燃、增强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易加工成型、机械强度优良、尺寸稳定性等优点。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原料配方包括: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碳酸酯为重均分子量在20000~40000g/mol之间的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碳酸酯可以采用市售的产品,如LG公司的PC201-10,201-22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玻璃纤维为无碱短切纤维,长度为3.0-4.5mm,直径为13-14μm。
本发明的玻璃纤维可采用市售产品,如泰山玻纤T536、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303H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无卤阻燃剂为磺酸盐、全氟磺酸盐、硅油、硅树脂、硅橡胶、有机硅醇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无卤阻燃剂可采用市售产品,如钟渊的MR-01、尚聚KSS。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类偶联剂。
本发明的偶联剂可采用市售产品,如道康宁的KH-550,KH560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抗浮纤剂为TAF、改进型TAF、TR044、PE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抗滴落剂为聚四氟乙烯,可以采用市售产品,如B449。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加工助剂为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内润滑剂、外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
所述的主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或2,6-二叔丁基-4-4甲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辅助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硫代三丙酸二月桂酯或硫代二丙酸双硬脂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内润滑剂为E蜡,硬脂酸钙或者聚乙烯蜡(PE蜡)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外润滑剂为硅酮母粒或者季戊四醇硬脂酸脂(PETS)。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碳酸酯60-90重量份;玻璃纤维10-30重量份;无卤阻燃剂1-5重量份;偶联剂0.1-1.0重量份;抗浮纤剂0.1-1.0重量份;抗滴落剂0.1-1.0重量份;加工助剂0.5-1重量份置入挤出机中挤出得到所述复合材料的步骤。
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电子电气组件。所述电子电气元件为LCD、LED模组支架、或笔记本。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熔体流动性好,易加工成型,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和不良率,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优良,表面光洁,无浮纤,且是无卤阻燃材料,达到V-0级,可以用于制备电子电气组件,如生产液晶内框,电视模组和表面要求较高的一些外观制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和应用前景。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俊尓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俊尓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8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