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7384.1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0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宾;李明楚;付青;袁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联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65 | 分类号: | G08G1/065;G08G1/017;E01F13/08;E01F9/047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李洪福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交通 系统 | ||
1.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具有:设置在路口的交通流量统计单元,该统计单元与远程的集控中心通信连接,向集控中心发送流量统计数据;
所述交通流量统计单元具有:固定在地面以下的承重箱,在承重箱内部设有一液压千斤顶,该千斤顶具有液压底座和伸缩柱,所述液压底座与所述承重箱的底板可拆连接;所述伸缩柱的上端伸出承重箱,伸缩柱的顶端连接有一水平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滑动侧板,所述滑动侧板的上边缘通过一枢轴I与所述的水平支撑板活动连接;滑动侧板的下边缘固定连接有一枢轴II,枢轴II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滑动轮,所述滑动轮与枢轴II同轴,在所述承重箱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滑动轮配合的轨道;
使用过程中,所述滑动侧板的角度随伸缩柱的高度变化而变化;当伸缩柱处于极限高度时,所述的滑动侧板贴合在伸缩柱上,形成隔离墙;当伸缩柱位于最低位置时,所述滑动侧板与水平支撑板与承重箱的上表面贴合,成一水平面;
在所述的液压底座中设有一感知伸缩柱压力变化的压力传感器;记录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的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根据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信号分析当前车辆产生压力的力度、次数、压力产生的间隔时间;根据当前压力产生的次数和间隔时间,得出当前路段的车流密度,压力产生的间隔时间和车流密度成线性关系;
当压力产生的间隔时间S≥1S时,判定当前车流速度<10km/h,判定为严重拥堵;
当压力产生的间隔时间0.5S<S<1S时,判定当前车流速度处于10km/h和20km/h之间,为拥堵状态;
当压力产生的间隔时间0.25S<S<0.5时,判定当前车流速度处于20km/h和40km/h之间,为缓行状态;
当压力产生的时间间隔S<0.25S时,判定当前车流速度大于40km/h,属于正常行驶状态;
还具有与所述集控中心无线通信连接、供乘客使用的移动客户端和出租车司机使用的移动终端,集控中心的服务器根据当前道路的车流密度,计算不同位置的出租车达到特定乘客所在地的时间;根据时间,优选出若干出租车,将信息发送至乘客客户端,由乘客自主选择若干出租车中的一辆,完成叫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当前的车流速度和当前路段的限制速度,通过所述液压底座调节所述伸缩柱的高度,形成不同高度的减速带:处理单元计算出的当前的车流速度越大,伸缩柱的高度抬升越高;车流速度越低,伸缩柱的高度越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交通流量统计单元还具有通信单元,将所述处理单元得出的当前的车流密度信息和所述的压力产生的时间间隔传输至远程的集控中心;所述集控中心根据各路段的车流密度信息,远程调整所述位于各路段的交通流量统计单元伸缩柱的高度,调整车流流过的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伸缩柱的上部设有一感知车辆牌照的摄像头,当伸缩柱升起一定高度时,对车辆牌号进行采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在同一路段串联多个所述的交通流量统计单元:每个交通流量统计单元的伸缩柱的高度由车辆驶来方向依次升高,当车辆减速至不超过5km/h时,所述的摄像头工作采集车辆牌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滑动侧板的表面可拆连接有充气垫;所述的水平支撑板中设有警灯。
7.根据权利要求6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当前的信号灯信号,调节所述的伸缩柱的高度;当绿灯结束时,所述警灯间隔闪烁,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的伸缩柱缓慢升起,仍然允许车辆通过;接近黄灯结束时,所述的警灯闪烁频率增加,伸缩柱接近极限高度,所述的滑动侧板与地面呈90°,所述的充气垫充气,形成一阻止车辆通过的隔离墙;
红灯结束时,所述的伸缩柱迅速降下,放行车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集控中心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控制千斤顶的升起,封闭或开启某路段。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当具有摄像头的交通流量统计单元检测到车辆为通缉车辆时,该统计单元和其后的统计单元的两个伸缩柱迅速升起形成隔离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移动客户端基于智能手机GPS定位系统,进行数据解析.从内置GPS模块或外接蓝牙GPS获取GPS数据,解析出所需信息;二是发送位置数据到服务器;三是电子地图显示,手机接收服务器发回的数据,以电子地图的形式显示自己和车辆信息(或乘客信息);
车载终端具有定位辅助模块,计算行进距离,位移坐标;连接汽车里程接口,显示里程数,通过方向杆连接器,反馈汽车行进方向;
还具有报警功能:设置报警装置还有图像监控,疲劳驾驶等功能;实时导航功能:除导航外,可选择实时路况,利用移动网络接收中心下发的路况交通信息,实时更新车辆附近的路况信息,在导航画面上以红、黄、绿三种颜色路线表示“拥堵”,“缓慢”、“通畅”,让司机可提前知晓路况信息,及时规避拥堵道路,节省时间,省油环保;运营数据管理:记录并上传包括上车时间、下车时间、计程公里,空驶公里、等待计时时间、交易金额等营运数据;远程控制功能:对车辆进行断油、断电、参数设置等;服务评价功能:对司机进行服务评价;LCD流媒体广告功能;
GPRS通信模块负责车载终端与后台服务器的通信,不但能够将终端实时的方位上传至后台,还可以将后台的指令下达给车载终端。车载终端与上位机间的无线链路是多样的,本终端以GPRS为数传链路,选用法国WAVECOMQ2406B作为终端的GPRS模块,该模块内置完善的TCP/IP协议栈,仅需6条AT指令便能实现GPRS网络的附着、参数的设定,并开启与后台的数传链路,而且能保证很高的连通率。
GPS选用UBLOX的NEO‐6S模块,负责捕获、跟踪卫星、接收、放大、记录GPS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解调和滤波处理,还原出GPS卫星发送的导航电文,解求定位信号在站间的传播时间和载波相位差,实时地获得导航定位数据或采用测后处理的方式,获得定位,测速、定时等数据。
控制模块选用STM32系统的stm32f103rbt6,它支持实时仿真和嵌入式跟踪,32位基于ARM核心的带128K字节闪存的增强型的微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联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联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73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杯自动封底机
- 下一篇:一种含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