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位素井间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8977.1 | 申请日: | 2013-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4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港油田圣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1 | 分类号: | E21B47/1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027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位素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油水井间液流推进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位素井间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井间监测技术是国内外油气开发领域兴起的一门新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形成以化学试剂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井间压力干扰试井法、电位法和井间电磁测试为主的多种井间监测方法,其中化学试剂取样法和放射性同位素取样法开展最为普遍。但化学试剂取样法和放射性同位素取样法存在许多问题:一是采样需进行人工化验,不能实现连续监测,资料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且费用高;二是示踪剂只能选取一种,只能对单井进行分析,不能进行多井组注采效果分析;三是放射性同位素取样法在取样和化验的过程中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国内已经在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自动监测这方面的尝试,但是目前还不够完善,灵敏度低、抗干扰性差、监测成功率低和费用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位素井间监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灵敏度低、抗干扰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位素井间监测装置,包括伽马射线探测器和采集控制器组成,伽马射线探测器呈长方形且底端为锥形结构,并在锥形槽里设置有铅屏蔽层,用于防止周围射线的干扰,伽马射线探测器包括晶体、光电倍增管和高压电路,采集控制器包括采集主控板、采集存储板和笔记本电脑,伽马射线探测器定时接收伽马射线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后输入给采集主控板,电信号在采集主控板中进行脉冲幅度分析形成脉冲计数后存储到采集存储板中。
优选地,最小监测时间间隔为3分钟,最大监测时间间隔为255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同位素井间监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抗干扰性、探测性能力强,安全可靠,监测成功率高,成本大大减少,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可有效避免同位素对人体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同位素井间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图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伽马射线探测器,2-采集控制器,11-晶体,12-光电倍增管,13-高压电路,14-铅屏蔽层,15-固定件,21-采集主控板,22-采集存储板,23-笔记本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同位素井间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同位素井间监测装置,包括伽马射线探测器1和采集控制器2组成,伽马射线探测器1呈长方形且底端为锥形结构,并在锥形槽里设置有铅屏蔽层14,用于防止周围射线的干扰,伽马射线探测器1包括晶体11、光电倍增管12和高压电路13,采集控制器2包括采集主控板21、采集存储板22和笔记本电脑23,伽马射线探测器1定时接收伽马射线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后输入给采集主控板21,电信号在采集主控板21中进行脉冲幅度分析形成脉冲计数后存储到采集存储板22中。
其中,最小监测时间间隔为3分钟,最大监测时间间隔为255分钟。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同位素井间监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抗干扰性、探测性能力强,安全可靠,监测成功率高,成本大大减少,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可有效避免同位素对人体的危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港油田圣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港油田圣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8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