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2752.7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8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宁波;董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正宽带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71 | 分类号: | H04L12/771;H05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寇海侠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孔 电路板 连接孔 焊接 路由模块 路由装置 节约生产成本 模块化设计 元器件连接 中央处理器 导电介质 随机存储 同步动态 网络开关 无线路由 终端设备 多连接 接插件 信号线 孔壁 闪存 元器件 拆卸 | ||
一种路由装置,通过在电路板上放置中央处理器、网络开关、闪存,同步动态随机存储等元器件,实现无线路由功能,通过模块化设计,在电路板上设置半孔状连接孔,所述半孔状连接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与信号线相连接的导电介质。使得其他终端设备的电路板与本小型路由模块只需通过半孔状连接孔焊接不需要额外设计专门的线路,也无需提供额外的接插件,半孔状孔焊接技术能方便路由模块拆卸,多连接点的焊接使得元器件连接更加牢固、稳定,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联网终端模块。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路由装置。
背景技术
路由器(Router)是一种负责寻径的网络设备,它在互连网络中从多条路径中寻找通讯量最少的一条网络路径提供给用户通信。路由器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对用户提供最佳的通信路径,路由器利用路由表为数据传输选择路径,路由表包含网络地址以及各地址之间距离的清单,路由器利用路由表查找数据包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址的正确路径。无线路由器是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它主要应用于用户上网和无线覆盖。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无线路由器逐渐从单一的功能的独立产品,逐渐变成一种模块集成在诸如电视机机顶盒这类终端设备中。
目前常用的集成路由模块的终端设备,是在终端设备的PCB(Printed 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电路板上选择一块空白区域集成组成路由功能必要的元器件;或在一块PCB电路板上焊接组成路由功能必要的元器件,再将路由模块的PCB电路板焊接至PCB电路板,或通过选择接插件模块与终端设备的PCB板连接。通过在同一PCB电路板上集成路由模块,虽然可以减少一定体积,但是需要在PCB电路板上设计专门的线路,比如电源线路等,会加大设计成本;若路由模块发生故障则需要将整个PCB电路板拆卸检测、维修,对维修会造成不便。将路由模块的PCB与终端设备的PCB板通过焊接或接插件的连接方式,这些连接方式会增加成本,增加连接的难度和不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同一PCB电路板上集成路由模块需要在PCB电路板上设计专门的线路增加设计成本同时不利于检测、维修;将路由模块的PCB与终端设备的PCB板通过焊接或接插件的连接方式,这些连接方式会增加成本,增加连接的难度和不可靠性。从而提出一种独立的小型路由模块,采用邮票孔连接方式将路由模块的PCB电路板与终端设备进行焊接而不需要额外的连接器件或焊接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路由装置,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半孔状连接孔,所述半孔状连接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与信号线相连接的导电介质;
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和网络开关;其中,
所述网络开关,接收网络数据包并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中央处理器;同时接收中央处理器转发的数据包并进行转发;
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所述网络开关发送的数据包,并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处理后转发至所述网络开关。
所述的一种路由装置,还包括:
射频基带电路,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转发的所述数据包,并将接收的所述数据包经过无线电频率调制、放大;
天线,位于电路板上,接收所述射频基带电路调制、放大后的所述数据包并发射。
所述的一种路由装置,所述网络开关还包括:
RGMII接口,用于提升路由模块的无线带宽能力。
所述的一种路由装置,所述网络开关包括多个10/100Mbps的网络端口。
所述的一种路由装置,还包括闪存,所述闪存与中央处理器相连,存储有所述中央处理器转发需要的操作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正宽带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方正宽带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2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