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9359.2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3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崔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明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挥发性 有机 废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在当前工业生产中,如涂装、印刷、橡胶制品、石化、有机化工等生产车间,由于生产原料等种种不可控因素,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污染扩散在所难免。当前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控制方法也很多,但存在局限性,功能分散,一般对废气中的油雾成份无法去除;而且需要定时更换易耗品/件,更换成本较高;由于系统阻力原因,日常能源消耗大;再者目前的净化装置多针对系物、非甲烷总烃等进行净化,对脂类挥发性气体净化效率较低。还有,现有净化设备多占地广,投资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可以对多种挥发性气体,特别是脂类的挥发性气体进行高效净化;同时降低设备阻力,减少吸附介质的更换周期,节能降耗,再者对废气中的油雾进行分离净化,减少占地、降低投资。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所述箱体内部由金属脱雾器和分子筛吸附床组成二级过滤,所述金属脱雾器为预处理部分,主要用于有机废气中油雾成份的分离;所述分子筛吸附床采用新型材料沸石分子筛作为吸附质,主要用于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迷宫式气流轨道使气体有足够时间与所述分子筛吸附床接触;所述分子筛吸附床由气流轨道分成若干组;所述箱体两侧为进风缓冲仓室和出风缓冲仓室,所述箱体设有检修门,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处均配置压力测量仪。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对多种挥发性气体,特别是脂类的挥发性气体进行高效净化;作为吸附质的沸石分子筛由于常温催化机理不存在饱和问题,只要对其进行简单清洗就能马上恢复到原始高效状态,降低了使用成本,节约了能源,而且沸石分子筛其本身还可以去除异味及颗粒物;本套净化装置由于加装了金属脱雾器还可以去除废气中的油雾成份。再者由于其吸附介质具有非常小的阻力,其功率设计小,节能降耗;该制作工艺简单,操作维护方便,设备投入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9、金属脱雾器2、分子筛吸附床6、气流轨道10、压力测量仪4、检修门5、进风口缓冲仓室3、出风口缓冲仓室7。所述箱体9内部由金属脱雾器2和分子筛吸附床6组成二级过滤,所述金属脱雾器2为预处理部分,主要用于有机废气中油雾成份的分离;所述分子筛吸附床6采用新型材料沸石分子筛作为吸附质,主要用于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迷宫式气流轨道10使气体有足够时间与所述分子筛吸附床6接触;所述分子筛吸附床6由气流轨道10分成若干组;所述箱体9两侧为进风缓冲仓室3和出风缓冲仓室7,所述箱体9设有检修门5,所述进风口1与出风口8处均配置压力测量仪4。
挥发性有机废气首先由进风口1进入进风口缓冲仓室3,经压力测量仪进行初始压力值测试,同时气体在进风口缓冲仓室3内均压,然后到达金属脱雾器2,对废气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气中的油雾成份,被去除油雾成份的废气进入迷宫式分子筛吸附床6,此时风速会顺间下降,有机气体沿定向气流轨道10,充分与分子筛吸附床6接触,被二级净化后的气体到达出风口缓冲仓室7,稍加缓冲后经出风口8排出,排出后的气体符合大气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及各地方的现行排放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明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明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9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