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车辆锁闩的致动器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48359.0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6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R.J.兰格;J.C.奥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80 | 分类号: | E05B81/80;E05B81/64;E05B8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超;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车辆 致动器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概括地涉及用于控制车辆锁闩的致动器的方法和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使用冗余电源供应控制车辆的闩锁的致动器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封闭,例如汽车乘客舱的门,被铰接以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摆动,并且传统上包括门闩,该门闩被容纳在门的内和外面板之间。门闩以已知的方式工作以在门被关闭时将门闩锁并且将门锁定在关闭位置或者对门解锁并解除闩锁以使得该门可被手动地打开。
电锁闩系统包括电力系统,其电致动门的闩锁和解除闩锁(与机械致动的闩锁和解除闩锁截然不同)。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内部或外部锁闩杠杆的冻结或者锁闩变形,锁闩可被卡住。当电锁闩系统中的锁闩被卡住时,门不能打开。
因此,可取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系统,用于在电锁闩系统中的锁闩卡住时对门闩解除闩锁。另外,本发明的其它令人满意的特征和特点将从下面的具体描述和所附的权利要求并结合附图以及前面的技术领域和背景技术而变得易于理解。
发明内容
提供的方法用于对门的电锁闩系统解除闩锁。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括确定电力模式为主电力模式、备用电力模式、串联电力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基于电力模式选择性地控制对电锁闩系统的供电。
提供的系统用于对门的电锁闩系统解除闩锁。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包括第一模块,其确定电力模式为主电力模式、备用电力模式和串联电力模式中的至少一个。该系统还包括第二模块,其基于电力模式选择性地控制对电锁闩系统的供电。
提供了车辆。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包括具有电锁闩系统的至少一个门。该车辆还包括锁闩控制系统,其确定电力模式为主电力模式、备用电力模式、串联电力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基于电力模式选择性地控制对电锁闩系统的供电。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方案1. 一种用于对门的电锁闩系统进行解除闩锁的方法,包括:
确定电力模式为主电力模式、备用电力模式、和串联电力模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基于所述电力模式选择性地控制到该电锁闩系统的电能。
方案2.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电力模式包括在打开请求被第一次接收到时确定电力模式为主电力模式。
方案3. 如方案2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性地控制到电锁闩系统的电能包括当电力模式是主电力模式时选择性地控制从主电源到电锁闩系统的电能。
方案4.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电力模式包括当打开请求被接收N数量的次数并且杠杆状态指示电锁闩系统被闩锁时将电力模式确定为备用电力模式,其中N是大于一的整数。
方案5. 如方案4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性地控制到电锁闩系统的电能包括当电力模式是备用电力模式时选择性地控制从备用电源到电锁闩系统的电能。
方案6.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电力模式包括当打开请求被接收X数量的次数并且杠杆状态指示电锁闩系统被闩锁时将电力模式确定为串联电力模式,其中X是大于二的整数。
方案7. 如方案6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性地控制到电锁闩系统的电能包括当电力模式是串联电力模式时选择性地控制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到电锁闩系统的电能。
方案8. 如方案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电力模式是串联电力模式时选择性地控制从串联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到电锁闩系统的电能。
方案9.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电力模式包括确定电力模式为主电力模式并且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选择性地控制之后改变电力模式为备用电力模式。
方案10. 如方案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备用电力模式选择性地控制到该电锁闩系统的电能;
在基于备用电力模式选择性地控制电能之后改变电力模式到串联电力模式;以及
基于串联电力模式选择性地控制到该电锁闩系统的电能。
方案11. 一种用于对门的电锁闩系统进行解除闩锁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模块,其确定电力模式为主电力模式、备用电力模式、和串联电力模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第二模块,其基于所述电力模式选择性地控制到该电锁闩系统的电能。
方案12. 如方案1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当打开请求被第一次接收到时,第一模块确定电力模式为主电力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8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隐藏的锁芯的车辆门把手组件
- 下一篇:大角度纸杯/纸碗机旋转卷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