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47337.2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8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园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业务的增加,对无线通信设备,尤其是无线通信终端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天线作为任何无线通信系统前端收发信号的部件,对通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往往是制约无线通信系统实现扩大通信业务量的主要障碍。设计出满足日益增加的通信业务、通信制式的宽频带、大容量、多功能的天线已成为当今天线研究领域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目前多数移动终端设计中均采用多天线方案,如主天线、分集天线、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简称为GPS)天线和WIFI天线,很多情况下都是在这些天线的几种甚至全部同时工作,所以各个天线之间的互扰是不言而喻的。可以预见,随着技术进步和用户需求升级,对手机射频功能的要求将进一步增加,单个终端配置多天线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多天线之间的互扰形势会愈来愈严峻。
随着通信终端的多频段化和多功能化,天线所面临的干扰越来越复杂化和强烈化,如LTEBand40和WIFI频段之间的互扰、LTE Band6与PGSM之间的互扰等。对于一个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天线而言,抗干扰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对终端的无线性能及空中下载(Over-the-Air,简称为OTA)指标(如TRP和TIS)造成影响。因此,研制出具有优秀的频率选择性及抗干扰性能的终端天线是迫切需要的。
传统的终端产品的天线一般都是做在支架上,需要较大的空间,影响了整个产品的小型化,并需要在天线的接收前端增加一个抑制带外干扰信号的滤波器。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终端的天线存在占据空间大,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及终端,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终端的天线存在占据空间大,成本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天线辐射贴片、介质基板和天线地,其中,所述介质基板位于所述天线辐射贴片与所述天线地之间,在所述天线地上附着有一个用于进行滤波的裂口谐振环SRR。
优选地,所述SRR的环数为至少两个。
优选地,所述SRR中的至少两个环为共用直径的同心半圆环,其中所述同心半圆环以凹槽的形式附着于所述天线地上。
优选地,所述SRR依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滤除的频段:所述SRR共用直径的大小、所述SRR凹槽的宽度、所述SRR的裂口宽度、所述介质基板的介质的层数。
优选地,所述介质基板的介质层数为至少两层。
优选地,通过微带线对所述天线辐射贴片和所述天线地分别进行馈电,或者对所述天线辐射贴片和所述天线地耦合馈电。
优选地,在对所述天线辐射贴片进行馈电的馈电口与所述天线辐射贴片之间采用双阶梯型的匹配过渡结构,其中,该匹配过渡结构用于调整所述天线的阻抗匹配。
优选地,所述天线集成于印制电路板PCB上。
优选地,所述天线应用于以下至少之一:射频天线、WiFi天线、蓝牙天线、全球定位系统GPS天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通过本发明,采用天线包括:天线辐射贴片、介质基板和天线地,其中,所述介质基板位于所述天线辐射贴片与所述天线地之间,在所述天线地上附着有一个用于进行滤波的裂口谐振环SRR,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终端的天线存在占据空间大,成本高的问题,进而达到了不仅减小天线的面积,而且节省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天线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的仰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天线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的3D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抗干扰天线的驻波系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7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环肋柱索网结构的变焦距反射面系统
- 下一篇:天线以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