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覆盖水下搜救装置及其搜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3669.3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奇;孙兵;邓志刚;白桦;曹翔;顾诚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G08C23/06;H04N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荣芳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盖 水下 搜救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全覆盖水下搜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嵌入式控制器(1)、传感器系统(2)、上光端机(3)、下光端机(4)、水面监控系统(5)、手操器(6)及水下机器人本体(7);
所述的嵌入式控制器(1)及传感器系统(2)安装在水下机器人本体(7)上;
所述的嵌入式控制器(1)的输入端与传感器系统(2)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下光端机(4)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上光端机(3)的输入端与下光端机(4)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水面监控系统(5)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手操器(6)的输出端与水面监控系统(5)的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覆盖水下搜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入式控制器(1)包含信号放大滤波模块、模数转换器、多路开关模块、串行通信接口及微处理器;
所述的多路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放大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并联,且与串行通信接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覆盖水下搜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系统(2)包含分别与多路开关模块输入端连接的深度传感器(21)、速度传感器(22)、姿态传感器(23)、声纳传感器(24)、光学成像传感器(25)、电池监控传感器(26)、推进监控传感器(2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覆盖水下搜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面监控系统(5)包含控制面板(51)、显示模块(52)、主处理器模块(53)、供电电源(54)、通信模块(55)、图像处理模块(56)、水下高清摄像显示模块(57)及水下定位模块(58);
所述的通信模块(55)、图像处理模块(56)、水下高清摄像显示模块(57)及水下定位模块(58)分别与主处理器模块(53)连接;
所述的主处理器模块(53)通过通信模块(56)与控制面板(51)连接;
所述的控制面板(51)与显示模块(52)连接;
所述的含控制面板(51)、显示模块(52)、主处理器模块(53)及通信模块(55)分别与供电电源(54)连接。
5.一种用于上述全覆盖水下搜救装置的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声纳传感器(24)测量搜救装置的前视环境,形成图像数据;
步骤2、图像处理模块(56)利用图像数据构建水下地图;
步骤3、图像处理模块(56)将构建的水下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并对所有栅格进行标记;
步骤4、搜救装置对水下地图的所有区域进行覆盖式搜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栅格标记还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1、搜救装置利用生物启发神经网络模型,对水下地图进行搜索,将未搜索的区域标记为E;
步骤3.2、搜救装置将搜索过得区域标记为0,若发现目标物则标记为-E,同时对水下地图进行更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还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1、搜救装置通过深度传感器(21)获得所处深度信息;
步骤4.2、搜救装置通过速度传感器(22)获得速度信息;
步骤4.3、搜救装置通过姿态传感器(23)获得姿态信息;
步骤4.4、搜救装置通过水下定位模块(58)进行定位;
步骤4.5、搜救装置通过获得的深度信息、速度信息及姿态信息,采用自治模式,利用生物启发神经网络模型,遍历水域所有位置;
步骤4.6、搜救装置将声呐图像及视频图像传输至水下高清摄像显示模块(57);
步骤4.7、若搜救装置发现可疑目标,则采用手操作业模式,利用光学成像传感器(25)辨别可疑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36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板、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深海模拟声学实验台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