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层的电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8946.1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1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层 电极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层的电极结构,包含: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串行、沿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串行、以及沿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三电极。每一该第一电极串行包含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至少一第一电极。每一该第二电极串行包含沿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其中每一该第二电极至少相应于该至少一第一电极。每一该第三电极位于下列组合其中之一:两个该第一电极串行之间;两个该第二电极串行之间;以及一个该第一电极串行与一个该第二电极串行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触控装置,特别关于触控装置的单层的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是规模庞大的一项产业,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都使用触控面板作为人机接口的重要输出入装置。触控面板的性能,取决于感测电极与连接感测电极的逻辑电路。感测电极的设计与质量,会影响到触控面板的性能。
一般来说,触控面板的感测电极形成在一透明基板上。显示装置所发出的光可以透过该透明基板显示给使用者观看。形成在透明基板上的感测电极包含多个电极,这些电极透过多个导线连接到逻辑电路。
特别是现代电子产品的设计越来越轻薄短小,触控面板的厚度决定了触控屏幕的厚度。此外,多点触控也成为人机接口的重要因素。因此,能够支持单层多点的投射式电容的触控面板,是目前少数能够满足以上需求的触控面板形式。
由于显示装置的分辨率不断地提高,使用者对于触控面板的性能要求也随着提升。触控装置的分辨率、准确度、对于快速移动物体的感测速度等等触控性能,都需要在有限的触控区面积当中,挤入更多的电极与导线。
投射式电容的检测原理是利用外部导电物体,如手指或触控笔靠近或接触(此后统称为近接)触控面板时,将改变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量Cm。藉由检测总电容变化量,便可以得知一个以上近接事件的坐标位置。但是,外界导电物体不仅仅会令感测电极感应到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量Cm,而且还会受到外界导电物体与驱动电极之间的电容量Cd、外界导电物体与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量Cs、以及外界导电物体与接地电压之间的电容量Cf的变化影响。特别是在越来越挤的触控区面积当中,有越来越多的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想要减少电容量Cd与电容量Cs是不太容易的。
总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改良的单层触控面板的感测电极设计,使得电容变化量Cm占总电容变化量的比例增大,进而改良触控感应近接事件的精准度。
发明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层的电极结构,包含:平行排列于第一方向的多个第一电极串行、平行排列于该第一方向的多个第二电极串行、以及平行排列于该第一方向的多个第三电极。每一该第一电极串行包含以第二方向排列的至少一第一电极。每一该第二电极串行包含以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其中每一该第二电极至少相应于该至少一第一电极。每一该第三电极位于下列组合其中之一:两个该第一电极串行之间;两个该第二电极串行之间;以及一个该第一电极串行与一个该第二电极串行之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精神之一,在单层基板上的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之外的空间,加入接地电极与/或虚拟电极。据此,在近接事件发生时,增加外部导电物体对地面电位的电容量,进而增加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量,用以改善近接事件的信号噪讯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触控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感测量的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单层基板上的电极排列的一示意图。
图3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单层基板上的电极排列的一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8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面板
- 下一篇:输入法界面的展示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