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消音功能的压缩机气缸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5872.6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3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钱江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1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消音 功能 压缩机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消音功能的压缩机气缸盖。
背景技术
噪声己被视为当今世界的严重污染之一,压缩机的噪声问题,以成为衡量其综合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压缩机的主要噪声源由进气和排气辐射的空气动力噪声、机械运动部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驱动电机噪声三部分组成;并且排气噪声比进气噪声弱,因而压缩机的空气动力性噪声一般以进气噪声为主。
压缩机通常是通过设置进、排气消声器来降低噪声,且压缩机中的消声器一般为抗性消声器;它通过管道截面的突变或旁接共振腔等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阻抗的改变,而产生声能的反射、干涉,从而降低由消声器向外辐射的声能,以达到消声目的。目前压缩机的消音器通常是独立设计的,在实际制作中需要单独开模制作,其生产成本高。另外,由于压缩机壳体内的体积校小,目前压缩机的消音器普遍选用单一形式的抗性消声器,通常为扩张室消声器,其由各个扩张室与连管连接起来组成,利用横断面积的扩张、收缩引起声波的反射与干涉来进行消声的。单一形式的消声器,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制造容易,但其存在消声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663663,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消音器壳体,它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下壳体相互间能锁合的锁扣,上、下壳体内的腔体配合进、排气口形成扩张室消音器。该申请案的消音器壳体为扩张室消声器,其同样存在消声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且在实际制作中需要单独开模制作,其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吸气消声器不仅制作成本高,并且存在消声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仅可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并且结构紧凑,消声效果佳的具有消音功能的压缩机气缸盖。
本发明在第一目的基础上的第二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消音功能的压缩机气缸盖,其不仅消声效果佳,而且具有自清洁功能,可避免消音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粉尘的聚集,导致气流的流阻及气压损失的增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消音功能的压缩机气缸盖,包括缸盖本体及设置在缸盖本体一侧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内设有消音腔体,消音腔体由隔板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消音器侧面上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吸气口,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第一通气孔;所述吸气口内设有吸气管,吸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消音器外侧,另一端位于第一腔体内并靠近第一通气孔;所述缸盖本体的端面上、靠消音器一侧设有导气槽,并且缸盖本体上还设有连通第二腔体与导气槽的第二通气孔。
本方案的吸气管,第一腔体和第一通气孔配合形成共振腔消声器(第一腔体相当于共振腔);第一通气管道,第二腔体和第二通气孔配合形成扩张室消声器(第二腔体相当于扩张室);其将两种结构的消声器组合成一体,可有效消除不同频率的噪音,因而消声效果佳。同时,本方案的消音器直接设置在气缸盖山个,其结构紧凑。另一方面,本方案的消音器可以与压缩机气缸盖一体制作成型,避免独立对消音器开设模具,可降低其制作成本。
作为优选,消音器由消音器本体,设置在消音器本体端面上的消音器盖体及设置在消音器本体与消音器盖体之间的密封垫片组成;所述消音器本体与缸盖本体为一体铸造成型。本方案的消音器本体与缸盖本体为一体铸造成型,避免独立对消音器开设模具,可降低其制作成本;同时通过消音器盖体和密封垫片与消音器本体配合构成消音器,其安装制作方便。
作为优选,与消音器盖体配合的消音器本体端面与导气槽所在的缸盖本体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且与消音器盖体配合的消音器本体端面上设有凹陷腔体,所述隔板设置在凹陷腔体内,且隔板与凹陷腔体所在的消音器本体端面相垂直;隔板将凹陷腔体分隔成左右两部分;所述消音腔体由消音器本体与消音器盖体之间的凹陷腔体构成。本方案结构有利于实际生产制作。
作为优选,第二腔体位于导气槽与第一腔体之间。
作为优选,吸气管内的气流流通方向与第一通气孔内的气流流通方向相垂直。本方案结构有利于提高消音效果。
作为优选,位于第一腔体的吸气管端部与第一通气孔错开分布。本方案结构有利于提高消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钱江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钱江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5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水性电解质锂二次电池
- 下一篇:基于分组的有序用电避峰预案编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