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5624.1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9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义则学;佐藤聪一;大西善彦;高木勝成;下村启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8 | 分类号: | H02K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定子铁心的定子铁心保持框架以悬臂方式支承于外壳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中,将定子片排列成环状而成的定子被压入固定于定子保持环的内侧。在定子保持环的轴向的一端部形成有凸缘部。凸缘部被螺栓固定在外壳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现有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外筒嵌合固定于定子铁心的外周。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凸缘部在周向上彼此隔着间隔形成于外筒的轴向的一端部。在各凸缘部上设有用于将外筒固定于外壳的通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5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259315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旋转电机中,采用定子铁心保持框架(定子保持环或外筒)以悬臂方式支承于外壳的结构,因此,能容易地将定子铁心保持框架固定于外壳。但是,定子铁心保持框架是通过拉深加工钢板而制作出的单零件结构,用于固定于外壳的凸缘部也一体形成于轴向的一端部,因此,因拉深加工的限制而不能将凸缘部的壁厚尺寸取得较大,存在强度方面的设计自由度较低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将定子铁心保持框架以悬臂方式支承于外壳,并能提高强度方面的设计自由度的旋转电机。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包括:外壳;圆筒状的定子铁心保持框架,该定子铁心保持框架以悬臂方式支承于外壳;圆筒状的定子铁心,该定子铁心具有被配置成圆环状的多个分割铁心,并嵌合保持于定子铁心保持框架内;以及转子,该转子以能旋转的方式设于定子铁心内,定子铁心保持框架具有:凸缘部,该凸缘部固定于外壳;以及框架圆筒部,该框架圆筒部与凸缘部结合,并保持定子铁心,凸缘部的壁厚比框架圆筒部的壁厚大。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中,通过将固定于外壳的凸缘部和保持定子铁心的框架圆筒部结合来构成定子铁心保持框架,并使凸缘部的壁厚比框架圆筒部的壁厚大,因此,能将定子铁心保持框架以悬臂方式支承于外壳,并能提高凸缘部的强度,提高了强度方面的设计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沿着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轴线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定子铁心的与轴线成直角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旋转电机的轴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旋转电机的轴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本发明实施方式四的旋转电机的轴线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外壳
7 转子
9 定子铁心保持框架
10 定子铁心
12 分割铁心
13 凸缘部
14 框架圆筒部
14a 框架圆筒部主体
14b 嵌合部
16 第一密封部
17 第二密封部
18 冷却液回路部(制冷剂流路)
19 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一
图1是沿着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的轴线的剖视图。在图1中,外壳1具有第一外壳构件2和第二外壳构件3。第一外壳构件2具有第一外壳圆筒部2a和第一外壳圆板部2b。第一外壳圆板部2b设于第一外壳圆筒部2a的与第二外壳构件3相反一侧的轴向端部。
在第一外壳圆板部2b的中央处设有第一轴承孔2c。在第一轴承孔2c中安装有第一轴承4。
第二外壳构件3具有第二外壳圆筒部3a和第二外壳圆板部3b。第二外壳圆板部3b设于第二外壳圆筒部3a的与第一外壳构件2相反一侧的轴向端部。
在第二外壳圆板部3b的中央处设有第二轴承孔3c。在第二轴承孔3c中安装有第二轴承5。
第一外壳圆筒部2a的开口侧(与第一外壳圆板部2b相反一侧)的端面以对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二外壳圆筒部3a的开口侧(与第二外壳圆板部3b相反一侧)的端面。
轴6通过第一轴承4及第二轴承5以能旋转的方式保持于外壳1。在轴6的中间部固定有转子7。转子7能与轴6一体地相对于外壳1旋转。另外,转子7具有:层叠电磁钢板而构成的转子铁心;以及埋设于转子铁心的多个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5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高速混合机电机轴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透镜成像F型发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