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旋转压缩机的施焊工装、旋转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2977.6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0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冼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1/002;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528303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旋转 压缩机 焊工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旋转压缩机的施焊工装、采用所述施焊工装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制造的旋转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转压缩机的吸气管、汽缸连接管及储液器弯管构成施焊焊缝施焊如图8所示。其采用火焰钎焊工艺实施,缺点:火焰钎焊产生的光、热和噪音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不利于员工身体健康;对熟练技术员工技能依赖强,因长时间人工操作造成品质不稳定性;且采用火焰钎焊,车间需铺设大量的管道、阀门,而火焰焊接气体易燃易爆,对车间构成安全隐患。
现有的旋转压缩机的吸气管、汽缸连接管及储液器弯管构成施焊焊缝施焊如图9所示;采用U性线圈进行施焊,其缺点U型线圈因磁力线分布不均,开口出无磁力线,靠传热到U型线圈开口部位,故加热时间长,且效率低;而传统的O型线圈因储液器干涉也无法进行施焊;而本发明“双C型”线圈既解决U型线圈加热不均问题,也解决O型线圈与储液器干涉问题,同时可进行360°加热,时间短且加热效率高,更节省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旋转压缩机的施焊工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所述施焊工装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旋转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压缩机的施焊工装,用于对所述旋转压缩机的吸气管、气缸连接管和储液器弯管形成的施焊焊缝进行施焊,包括: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形成为半圆环形且内部限定出第一冷却水通路;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形成为半圆环形且内部限定出第二冷却水通路,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相对设置、且在分离位置和闭合成大体圆环形形状的闭合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被构造成在所述闭合位置时被通电以加热进行焊接。
根据本发明的施焊工装,由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闭合位置时形成为圆环形,由此可实现对施焊焊缝的360度周向的加热焊接,加热均匀,能达到满意焊缝,而且不会和储液器产生干涉。另外,还可以实现工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实现脱技化;而且能提高加热效率,节省电能和节省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线圈的截面形成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所述第二线圈的截面形成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的截面形成为矩形或菱形;所述第二线圈的截面形成为矩形或菱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其中一端不接触。
可选地,在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另一端接触彼此接触。
可选地,在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另一端接触彼此不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线圈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第一入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入水管和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冷却水通路连通;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第二入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入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入水管和第一出水管分别沿所述第一线圈的相应端的切线延伸;所述第二入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分别沿所述第二线圈的相应端的切线延伸。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采用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施焊工装进行焊接,且所述旋转压缩机具有壳体、设在壳体内的气缸以及储液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与气缸连通的气缸连接管插入设在壳体上的吸气管,将所述储液器的储液器弯管与所述气缸连接管连接,以在所述气缸连接管、所述吸气管和所述储液器弯管之间形成所述施焊焊缝;
S2、将焊环放置在所述施焊焊缝上;
S3、将所述施焊工装的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打开至所述分离位置,并套设在所述焊环和所述施焊焊缝外;
S4、将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闭合至所述闭合位置,并通电加热以熔化所述焊环对所述施焊焊缝进行加热感应钎焊;
S5、将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打开至所述分离位置,脱离所述施焊焊缝。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的制造方法,既解决了传统的U型线圈加热不均问题,也解决O型线圈与储液器干涉问题,同时可进行360°加热,时间短且加热效率高,更节省能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4中可停顿加热、传温后再进行二次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液器弯管与所述气缸连接管一体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2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