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台面净水器及其滤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7419.0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5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徐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金源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台面 净水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台面净水器及其滤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污染日益严重不仅会导致饮用者如腹水、腹泻、肠道线虫、肝炎、胃癌、肝癌等很多疾病的产生,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现在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人类性激素的分泌,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类的繁殖能力。
鉴于水污染的严重性,人们都会使用净水设备来实现净水的目的,而目前的净水器都仅有单纯的净水作用,并不能实现对滤芯的有效性进行检测,无法在滤芯失效的情况下提示用户进行清洗或更换,导致滤芯的二次污染,从而无法保证人们的用水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台面净水器及其滤芯的制备方法,该净水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实现对滤芯的有效性进行检测,从而达到人们用水的安全。
本发明智能台面净水器,包括净水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本体腔内竖设有4道滤芯,沿水流方向依次为陶瓷滤芯、除氯滤芯、负电位滤芯和活性碳滤芯,在所述第一道陶瓷滤芯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水压探头,位于最后一道活性碳滤芯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水压探头,进水水压探头与出水水压探头分别连接往控制器,在控制器检测到两探头测得的水压差值大于1.5公斤时,触发报警;所述除氯滤芯的进出水口分别安装有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ORP探头连接往控制器,在控制器检测到两探头电位差小于100时,触发报警;所述负电位滤芯出水口连接有PH值探头,PH值探头连接往控制器,在控制器检测到PH值低于7.0时,触发报警。
上述各组滤芯固定在支撑架体上,所述支撑架体铰接在本体体内。
上述滤芯的进、出水口均位于滤芯下部,各滤芯进、出水口依次连接。
上述本体出水口与第二道滤芯出水口之间具有相连通的第一连通管,本体出水口也与第四滤芯的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二连通管,出水口上设有摆转出水切换开关。
上述摆转出水切换开关为一设在本体上表面侧部的悬臂管,该悬臂管在旋转至与本体正面相平齐时,两连通管均与悬臂管不连通不出水;在悬臂管旋转至与本体正面成60-100度时,第一连通管与悬臂管连通出水;在悬臂管旋转至与本体正面成150-180度时,第二连通管与悬臂管连通出水。
本发明通过在相应位置设置水压探头、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和PH值探头,从而可根据该些探测的结果来确定需要清洗或是更换滤芯,较传统固定3个月、半年或一年更换某个滤芯更为准确,通过该报警设计从而真正实现净水的智能化控制,有效地保证了净水和饮水的安全。
本发明滤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本体腔内竖设有4道滤芯,沿水流方向依次为陶瓷滤芯、除氯滤芯、负电位滤芯和活性碳滤芯。
上述活性炭滤芯为80-100目活性炭颗粒烧结而成的活性炭圆柱体,在圆柱体表面包覆有2-5层PP无纺布。
上述负电位材料滤芯为粒径0.5-1.0mm的负电位颗粒,在滤芯的内壁面涂覆有2-3层ABS或PP棉。
上述除氯杀菌滤芯:由外到内依次为2-5层PP无纺布、营养矿化石、纳米KDF、活性炭、营养矿化石、中空纤维超滤膜层,所述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孔径为10-15nm。
上述陶瓷滤芯为平均孔径0.15μm的梯度陶瓷膜或过滤精度为0.1μm的双控制膜陶瓷滤芯。
本发明采用的纳米KDF表面和孔隙是KDF的100倍以上,与水接触后,产生数微电池,能有效去除水中的铅、铬、汞等重金属离子和余氯,形成的电位差有很好的抑菌、杀菌作用。 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抗温、抗酸碱、抗氧化功能,使用寿命长。
营养矿化石能析出对人体有益的钾、钠、钙、镁、磷等常量元素和锌、铁、硒、铜、锶、碘、氟、偏硅酸等微量元素,是纯天然滤料,具有生物活性,可以提高水的活性;具有吸附性,可以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具有双向调节pH值的作用。陶瓷滤芯有耐酸碱、耐高温、抗腐蚀等独特功能,平均孔径为0.15μm的梯度陶瓷膜,可100%滤除水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葡萄球菌和霉菌等致病病菌以及铁锈、红虫和各种悬浮微粒。通过简单的机械清刷,通量可完全恢复,无膜的深层污染和孔隙堵塞,可有效地防止净水的再次污染。而过滤精度为0.1μm的双控制膜陶瓷滤芯寿命更长,且不需要通过保证一定的壁厚来实现净化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剖面构造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金源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金源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7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