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业务仿真感知评价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4497.5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9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赵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郭振兴,李春晅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业务 仿真 感知 评价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仿真感知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对于网络的日常维护与优化,以提高用户感知和使用,一直以来都是移动运营商的重要工作。在对网络的维护优化过程中,最多用到的就是新建基站的分析和选址工作,这涉及到话务撒点、新建站点整体评估等各个方面。
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TA(Timing Advance,定时提前量)分布进行话务撒点。根据TA信息沿小区辐射方向分布话务量。利用TA占比信息,将小区的话务量分布到覆盖区域内,并统计每一个TA扇环内的话务量密度。每个扇环内的话务量密度为Pn=(第n个TA的采样点/TA总采样点)*总话务量/第n个TA的面积。利用小区覆盖叠加信息,在垂直小区辐射方向上细分话务量。根据TA占比信息,只能大致描述小区沿辐射方向的话务分布状况。利用小区间的覆盖叠加信息,在重叠区域进行话务量的叠加,可以将每个TA扇环内的话务量在垂直小区辐射方向上进行细分。这样,某个采样点的话务量密度,就等于覆盖该点的所有小区分布在此区域内的话务量密度的多次叠加。根据小区的重叠覆盖情况进行话务量的叠加,最后得到每个网络内的话务分布,进而得到全网的话务模型。
另外一种方案中,利用原始上报的MR(measurement result,测量报告)数据进行话务撒点。利用原始上报的MR数据进行话务撒点的主流思路是:收集480ms原始上报数据,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统一归一处理,得到小区的平均路损与平均距离的关系,通过这个关系,可以得到每次上报的采样点与小区的大概距离,以此结合邻区测量的距离,进行三点定位,以此来获得较为准确的撒点分布。
这两种方式的优点是:理论基础成熟,且具有实现的可行性;撒点精度高,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实际的网络情况。同时,缺点也很明显:原始数据采集繁琐,且数据量巨大,数据处理时间较长;目前主流的提供商是厂家,减少了运营商的选择权,相对来说不利于网络优化服务的发展;针对孤岛小区或边缘小区的没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可能准确性会有所下降。
现有新建站点的评估手段,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点作为依据:
一、用户投诉:根据用户投诉分析是由什么原因导致,若是弱覆盖、长时间高业务量,则在投诉区域新建基站;
二、路测分析:根据路测软件测试出弱覆盖区域,进行新建基站解决弱覆盖问题;
三、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关键业绩指标)统计:通过后台的KPI统计来找出长期高业务量的小区,在这些小区附近新建基站解决高业务量问题。
可以看到,传统的新建站点,主要是通过用户投诉、路测分析、KPI统计等信息,结合人工经验,选择多个备选站点,再由人工勘测,最后确定新建站点的位置和工参信息等。
具体来说,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方案存在如下缺点:
现有业务评价方案中,话务撒点要么由于撒点精度粗(由于TA的分布),要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等因素,无法满足日常优化和精细优化的要求;同时,缺乏客观的评估手段对新站点进行评价,为网络优化带来了困扰。
MR数据中要求的电平分布过“粗”,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目前只有部分设备可间接提供精度为1dB的电平测量。MR数据中无电平和距离的联合分布(二维矩阵)→无法进行路径损耗校正。由于GSM的TA精度为550米,与实际网络中的站间距相当,即使提供二维分布也不能用于传播模型校正。将多个基站的路测数据转化成单站测试数据,用于传播模型进行校正。MR数据中无本小区与邻区电平的联合分布(一维向量)→无法进行三点定位。
结合传播模型(计算距离)和天线方向图,也只能实现“弧带”状的测量采样点的地理定位,精度太差,且展现效果不佳。单纯依赖来自网管的MR数据无法实现满足需要的定位精度。
新站入网无法客观评估。新站的入网可以有效解决弱覆盖和高负荷,但同时必然也导致局部区域的干扰增加,无法客观业务评估,显然无法确定新的站点入网是否合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业务仿真感知评价方法及系统。
一种业务仿真感知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网络中每个小区服务区域内网格的电平和邻区电平,根据邻区电平的上下门限值,对所述邻区电平进行分段,统计每个邻区电平位于三个区间的概率P1、P2、P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4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ZIGBEE设备入网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集群专网紧急呼叫方法